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滔滔浪潮中,泉州始終向著城市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的宏偉目標疾速邁進。隨著“環灣、向灣、同城化”戰略的深入實施,環泉州灣城市群框架已經形成。環灣區域內泉州市(本級)及所轄11個縣(市、區)均獲全國或福建省文明(提名資格)城市(城區、縣城)稱號,文明城市群已初具雛形。在此背景下,統籌環灣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生態資源,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事業、生態保護、文化建設、市民素質等方面的規劃和發展一體化,構建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環灣文明城市群,實現“地理連接”到“文明對接”的轉變,“縣域時代”到“環灣時代”的轉變,從而推動泉州“兩個加快”、跨越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成效探視:城市文明創建積極呼應城市現代化建設
泉州市自1995年啟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三度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稱號。
1. 責任為大“聚”起來——營造群策群力的創建機制。抓住夯實創建機制這個基礎不放,實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規劃、常態化方案等指導性文件,成立創建指揮部及11個職能組,建立會議點評、實地點評、部門點評、群眾點評“四點評”制度,健全文明創建與市領導工作掛鉤、與文明獎掛鉤、與績效考核掛鉤、與效能督查掛鉤“四掛鉤”制度,實施列清單、發傳單、開藥單、對賬單、給成績單“五單工作法”,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群策群力的創建機制不斷完善,為環灣文明城市群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2. 輿論為先“動”起來——營造持續持久的創建氛圍。抓住營造輿論氛圍這個關鍵不放,持續強化城市文明宣傳。“文明泉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講文明樹新風”等系列主題宣傳異彩紛呈,“海絲”、南音、鄭成功、惠安女、閩臺緣等城市文化品牌宣傳方興未艾。獨具泉州特色的“歡樂泉州”、“和諧泉州”、“我們的節日——閩臺對渡”影響不斷擴大。“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經驗在全省推廣,蓉中村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聯系點。持續持久的創建氛圍不斷濃厚,為環灣文明城市群建設注入了強勁活力。
3. 素質為本“強”起來——營造共建共享的創建載體。抓住提升市民素質這個核心不放,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評選表彰三屆泉州市道德模范77名,96名市民入選中國、福建好人榜。打造“道德新風與你同行”、“華大講堂”、“千家企業道德講堂聯盟”等影響力、引領力強的創建載體。公共文明引導、“道德講堂巡講”、“文明餐桌”示范街(店、點)等項目走在全省前列。共建共享的創建載體不斷豐富,為環灣文明城市群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