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雙手會在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你伸出,他們的大傘會在風雨來臨的時候為你撐開,他們的方舟會在災難險情的時候為你起航。他們用奉獻書寫崇高,用無私弘揚美德。他們對同胞的牽掛和關愛,奏響了感天動地的溫暖樂章,延續了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弘揚了助人為樂的時代精神。他們,就是一群以助人為己任,以助人為快樂源泉的人。
他們,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雖然常常無法去做偉大的事,但是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曾經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為陌生人指路、給希望小學捐款、在公共車上給老人孕婦讓座,這都包含著我們愛心的助人行為,而這種愛心,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里都有。
助人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他人的心;助人就像夜里的一顆明珠,指引他人前進的方向;助人就像沙漠里的一條清泉,給予他人前進的動力,助人就像香水,用溫暖的愛將它灑在他人身上,自己的身上也會灑落幾滴,而自己聞到的是撲面而來的芬香,這種芬香就是快樂。
可是,在“神馬都是浮云”這個喧囂現實的世界里,在“利己唯尚”成為某些人“行為準則”的情況下,有些人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內心的“小算盤”,對需要幫助者熟視無睹,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即使獲得暫時的“快樂”或“蠅頭小利”,但最終丟失的卻是人的品行和良知,拋棄的是誠信和友善。但是,如今社會上迸發出來的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正是體現了助人為樂、助人為善精神,無疑給有不良“風尚”者一劑醒腦的良藥。
救人于危難,并不是經常發生的,更多的助人體現在日常生活小事之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了他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古人云:“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因為,給予比獲得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比如,你幫別人把一件東西捎到目的地時,心中會迸發出快樂;資助孤殘兒童讀書,你會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感動;你常年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一些困難,會為他們走出生活的困境感到欣慰……當這種愛心助人的思想和行為在社會中放大,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后,自然而然,你的困難就成為所有人的困難,讓你感受到助人的力量和社會的友善。
優秀共產黨員郭明義曾說:“我做好事為什么快樂?因為只有做了,我才能保持與善良人們的溝通,才能感受這個世界的氣息,感受這個社會的力量。”助人為樂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助人可以說是樂趣,更是一種責任!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通過助人傳遞快樂與溫暖。
快樂是什么,答案其實很簡單:助人就是真正的快樂。生活中,無論是誰,都會遇到那樣的困難,所以我們只有真誠的給予他人幫助,才能讓自已感到快樂和幸福,才能讓大家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和諧,并受到感召,一起行動,建造一個永不消逝的春天! (周玲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文明祭掃倡議書 清明最炫文明風
- 2014-03-24低碳祭掃 你離文明有多遠?
- 2014-03-24文明低碳與清明祭掃
- 2014-03-24第四屆“校園文明博客節”海滄天心島小學啟動
- 2014-03-24福州迎來艷陽天市民電纜上曬衣服 不文明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