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各地都開辦了“好人網”,開展評選好人好事的活動。各有特色,總的效果都不錯,大大推動了地方和全社會“正能量”的發揚光大。
以滄州為例:自2007年滄州市評選第一屆“滄州好人”至今已經7年,累計評出“滄州好人”3500多名,表彰好人典型458名;14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5年領跑全國地級市.僅2013年1至5月,就有12人上榜;周汝珍又成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滄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好人之城”。
滄州的成功實踐有幾個要點——跟著好人做好人,愛心“抱團”成新潮。好人背后有好人,當個好人真幸福;滴水匯聚成大海,千百好人共鑄“城”;“好人之城”展魅力,栽下梧桐鳳凰來。
滄州這方面的事情比較突出,邢臺、張家口、秦皇島、衡水等各地的情況也不錯,就河北全省來看,兩年來,在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的指導下,秉持著宣傳河北好人、幫助河北好人、尋找河北好人、爭做河北好人的宗旨,河北好人網不斷茁壯成長。“河北好人”這一公益品牌,在燕趙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河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建了功立了業。
大學生成為推動“好人”活動的重要力量。“鐵道大學誠信驛站”、“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優秀畢業生群體”……這些都是河北全省高校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他們的行為影響和帶動了更多大學生加入到“善行河北”活動中來。在全省各大高校,善行義舉不斷涌現,同學關系愈加和諧。據調查,“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得到了97.28%的大學生的認可、贊同和參與。以“善行河北”為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內涵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學校園里的主流價值取向。
從局地到全局,從城市到農村,從市民農民到莘莘學子,都來學好人,做好人,這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動人景象。
“好人”這個名詞,初一聽,太過一般化甚至層次太低了。實際上不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
- 2014-03-24新世紀文明路上誠信為本制度先行
- 2014-03-24誠信 社會文明的度量器
- 2014-03-24老年人“讓道” 讓出文明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