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源”石碑
本報訊(記者 鄭意凡 文/圖)安溪縣桃舟鄉,泉州晉江之源,是下游數百萬人口飲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在這里,守護母親河,已成為人們思考發展命題的出發點。
而對于泉州來說,保護母親河是一道更加復雜的綜合性課題。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泉州市持續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從環保審批、下游補償上游機制到跨境流域治理、小流域賽水質,不斷有創新、給力的舉措。
近日,記者探訪晉江源,采訪當地政府和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了解泉州市在保護晉江源、保障下游飲水安全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探訪 森林覆蓋率84.67% 有青山才有綠水
從云中山梯仔嶺下涼亭處下車步行,沿著近2公里的鵝卵石道,在漫山綠意里拾階而上。細細的溪水道旁流淌,雖然時近傍晚光線晦暗,但水底石頭和游魚仍清澈可見。夾岸老樹叢生,不時傳來鳥鳴。徒步40多分鐘后,眼前豁然開朗,一方石碑矗立,“晉江源”三個大字遒勁有力。碑旁,一泓涓涓細流從石縫間淌出,匯成小小的水潭。掬水在手,可以直接飲用。
從這里出發,泉州的母親河晉江一路奔騰,穿過永春、安溪、南安,奔向大海。千百年來,這條福建第三大河流,全長182公里,流域面積達5629平方公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泉州人。
作為晉江源頭,桃舟的環境“體檢”報告是“全優”。據鄉長王小鵬介紹,目前,全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農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均為100%, 地表水環境質量、空氣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均達到環境功能區要求。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比例達100%,處理率達8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
好環境從何而來?
有青山才有綠水,而桃舟可謂無山不綠。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84.67%,近三年來,桃舟持續推進封山育林;開展“保護母親河——青少年綠色環保行動”義務植樹活動;實施“生態茶園”提升工程。同時,每年在源頭種植水源涵養林,使區域林地面積達到4600畝。源頭所在的達新村還建起了濕地公園。豐富的森林資源如同“蓄水池”和“凈水器”,確保晉江旱季不斷流,雨季不洪流。
另一方面,桃舟多渠道殲滅污染源:建設桃舟、達新、吾培3座污水處理站,日處理污水分別達到300噸、100噸和60噸;建成沼氣池50多個,改水改廁500多戶,在人口相對集中的角落建起氧化塘,對村民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先后取締18家木材加工廠、2家黏土機磚廠、1家小煉鐵點、6處非法采砂點。
“作為晉江的源頭,我們將堅持不懈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證每一滴從桃舟流出的水都沒有污染。”王小鵬說。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3-28和平鎮突出“四早”狠抓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 2014-03-11福州森林覆蓋率55.3% 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
- 2014-03-11柘榮:9個鄉鎮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 森林覆蓋率達75.4%
- 2014-03-10泉州第二實驗小學 90多名小學生森林公園種樹忙
- 2014-03-10福州森林覆蓋率升至55.3% 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