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村”里的百姓故事
http://www.caoliu14.com?2014-04-03 09:54?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一個村莊,有118個姓氏、50多種方言,村民來自11個省、58個縣市。這樣的“百姓村”,有著怎樣特別的風貌?近日,記者走進建寧縣溪口鎮渠村,聽這里的村民講述——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3日訊(本網記者 李烈 通訊員 陳曉星)
“百姓村”是小世界
抗戰時期,村民占建明的爺爺為了躲避戰亂,從浙江錢塘一路逃到了建寧縣溪口鎮渠村,當時,與他爺爺一起過來的,還有另外十幾戶人家。
這十幾戶人家,連同本地村民,互相幫工,蓋房、種地、植樹,建設家園。當時的建寧,人少地多,以前占家在老家連飯都吃不上,來到渠村后,生活很快有了改觀,占建明爺爺一家決定扎根下來。
互幫互助的傳統,也一直傳承到現在。“前兩年,我家建新房子的時候,就是村里好多鄰居一起幫忙的。”占建明說。
在占建明兒時的記憶里,“百姓村”是一個聚集了各類習俗的地方。“我的鄰居是從閩南遷過來的,他家有過‘半年節’的習俗,每年的農歷六月初二過‘半年節’,隆重得像大年三十一樣,而且都會請我們到他家吃飯。”占建明說,“我們家也有特殊習俗,每年農歷臘月廿七或廿八就開始過年了,叫‘請年’,就是請祖宗回家過年的意思。這一天,除了要宰豬殺魚,還要做‘奇包’。”
“奇包”,是用糯米碾成粉后做成皮,里面包上各種各樣的菜做成的一種小吃。每年的“請年”,占建明一家便會做上一些“奇包”,分給鄰居們品嘗。
互幫互助的傳統,各家各戶不盡相同的習俗,讓占建明覺得,“百姓村”不只是一個小村落,更像是一個小世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31醫改:改,百姓苦;不改,百姓苦?
- 2014-03-26為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努力奮斗
- 2014-03-24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 2014-03-07《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明確“百姓富、生態美”路線
- 2014-03-05蘇啟綿:誠信經營與百姓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