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街道龍嶺社區美如畫(李祖耀攝)
“2013年,全區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1%、各類水質達標率100%,成功實現省級生態區建設目標。”這是筆者在近日召開的鯉城區生態環保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該區圍繞服務全區經濟發展大局,突出污染減排和生態區建設兩大重點,有效推動各項目標責任落實,持續提升宜居生態鯉城環境。
生態是最公平的福利,環境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該區將進一步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民生觀、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決打擊一切環境違法行為,提升區域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促進全區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整改提升
確保生態創建目標實現
創建鯉城國家生態區是該區的一項“法定作業”,也是打造經濟升級版、城市升級版和“東亞文化之都核心區”的應有之義。該區將建成國家級生態區作為今年環保工作最大的目標、最硬的任務。
為確保鯉城區于6月份前通過國家級生態區技術考核,9月份前通過國家級生態區考核驗收,該區將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提升并舉、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并舉、硬件改善與軟件提升并舉,嚴格對照考核指標體系,按照省、市專家的整改要求,積極配合,主動作為,千方百計完善指標,全力攻堅,確保按時完成,切實把創建的各項工作任務完成好。
近年來,鯉城區堅持立體推進原則,持續深化“四城同創”活動,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為創建國家級生態區奠定堅實基礎。下一階段,該區將按照“點線面帶”協同推進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點”上突出整潔悅目,著重抓好社區整治,做到垃圾日產日清、道路全面修整、綠化全面到位。“線”上突出抓好主次干道沿線環境整治,做到立面出新、桿線有序、環境整潔、補綠到位。“面”上突出抓好整體提升,在落實社區整治和道路沿線整治的同時,將環境整治向縱深延伸,向庭院、結合部、河道覆蓋,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確保無暴露垃圾。“帶”上形成連接主要交通樞紐、城區、景區的景觀帶,大力打造濱江北路、筍江公園——新順濟橋的綠道景觀帶。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3-31鯉城金山社區:社區矯正人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3-07鯉城:愛心護理工程 造福老年人
- 2014-02-26泉州鯉城廢除“青年文明號”終身制
- 2014-01-28泉州鯉城文明辦扎實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2014-01-28泉州鯉城區開展“情暖鯉城”系列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