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給了她活下去的動力 2014-04-11 09:32? 陳森森?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寶蘭每天都要艱難地幫助大兒子活動筋骨,期待大兒子擁有自理能力。 守護孩子 是支持她的最大動力 黃寶蘭是個閑不住的人,在照顧兒子的空當,她會做十字繡,不少人看到她的好繡工,還會找她“定制”。鯉城區婦聯在得知黃寶蘭一家的情況后,一直盡力給予黃寶蘭幫助,鯉城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說,寶蘭很勇敢,她不會在外人面前喊苦喊累,但是我們知道,她過得多不容易。 回想這些年來,兒子的每一點成長與進步,黃寶蘭感到非常欣慰和滿足。“我一生的信念就是我的兩個兒子一定要好起來,這就是支持我的最大動力。”正是依靠這種堅強的信念,讓一個普通的女人戰勝了醫學極限,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苦痛。 兩間老舊的居民房,兩個患病兒子,身患疾病的夫妻倆(丈夫常年患有糖尿病),這便是48歲的黃寶蘭目前生活的全部。黃寶蘭希望自己的十字繡能多賣出去一些,改善家里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大兒子能多到戶外去,“大兒子雙腿無力,行動主要靠輪椅,但我和丈夫身體不好,實在是背不動兒子了。” 期待愛心人士向她一家伸出援手。 扛起生命之“重” 采訪過程中,殘酷的事實,讓作為旁觀者的記者眼眶泛起淚光,情緒失控,一度哽咽,只能在時斷時續的交談中才勉強完成對一個苦命女人的采訪。 黃寶蘭這20年來不離不棄地照顧兩個智障的兒子,她向我們詮釋著生存的艱難與不易。在這里,我們讀出了什么叫母愛,什么叫堅韌,什么叫偉大!病痛一直折磨著這個苦命的母親,寶蘭眼睜睜看著希望一點點消逝又一點點復燃。生存的煎熬,讓她有過不甘,有過悲傷,卻不再似從前般絕望,有的只是生存的堅強。 對于兩個智障的兒子,寶蘭內心也會涌起感激:正是他倆的存在,激發了她生命的潛力,這種母子情緣雖然辛苦,卻給了她生活的希望。回望一路跌跌撞撞、哭著笑著走來的路,寶蘭卻對記者說,她收獲著更加純粹的感情、更加堅強的意志和更加豐盈的人生。 所有當初看似不能承受的苦難,都變成了生命中最甜美的負擔,最幸福的沉重。她覺得:有時,生命的絢爛,正是因為有了“重擔”的存在。(森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