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遺冢原是烈士墓武警官兵守護22年
http://www.caoliu14.com?2014-04-17 09:51? 吳柳滔?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守護烈士
然而,兩座烈士墓如何成了深山遺冢?
六中隊的官兵們了解到,1975年,董憲芝和孫石山生前所在部隊在完成國防工程后奉命撤離,交由福建省軍區接防,而后幾經轉變,最后由武警南平支隊六中隊駐守。由于年代久遠,無法再與他們的家人取得聯系。知情人陳光明說:“兩位英雄剛犧牲那會兒,他們的家人來看過一次,可能由于路程遙遠,家里親人也少等原因,之后就再也沒有來過,如今也聯系不上了。”
為了讓英魂安息,讓英雄的事跡繼續流傳教育后人,六中隊官兵主動成為烈士墓地的守護者。每年,中隊官兵都要來到這里清理灌木雜草,給墳墓堆上新土。
2001年6月,肖家坊鎮連降暴雨,解放村河水肆意升漲,洪澇災害即將發生。一個當地村民跑到中隊說,金泉溪漲大水了,可能會淹沒烈士墓。得知這一消息,官兵們不顧瓢潑大雨,帶上鏟鍬、鋤頭迅速趕到烈士墓地,一場保衛烈士墓的戰斗就這樣打響了。他們分成兩路,一路在墓的前面堆起數層沙袋,一路在河的下游疏通河道,在他們的堅守下,兩座烈士墓安全度過了汛期。
2002年清明節前夕,因建設京福高速公路,墓地需要搬遷。中隊研究決定,遷移烈士墓。在時任指導員高永昌的帶領下,官兵們不知疲倦地在1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上來回奔波,肩扛手抬,終于將兩座烈士墓遷至目的地。
兩位烈士的英雄事跡為六中隊官兵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年新兵下中隊,總有幾個或因想家,或因條件艱苦,整日憂愁,中隊干部就用守護烈士墓的故事化解他們的思想問題。如今,新兵下連、入黨、考學、轉士官、老兵退伍,中隊都會組織他們到烈士墓前緬懷,烈士事跡永遠鐫刻在中隊每名官兵的心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4-17守護畬家風情 古村煥發活力
- 2014-04-17霞浦半月里村:守護畬家風情 古村煥發活力
- 2014-04-14新聞媒體應擔當輿論文明的守護人
- 2014-04-11守護百姓的氣象哨兵 記民主鄉氣象信息員鐘文民
- 2014-04-09河馬媽媽守護幼崽尸體催淚哀嚎 場景令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