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坪山上五處違建物被拆除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17日訊(本網記者?鄧婕)思明區下轄10個街道,96個社區,拆違工作量大面廣,情況紛雜。區委、區政府創新工作方法,配合全省開展打擊“兩違”風暴專項行動,實行多部門聯動,清算新賬舊賬,有效遏制了“兩違”態勢的蔓延。同時,分類處置“兩違”現象,突出重點,摸索出拆除“兩違”的思明經驗。
深山密林藏違建登高巡查揪出來
位于城市中心的東坪山,本該是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如今卻成為違法搶建者眼中的香餑餑。
3月28日下午,思明區城管執法局蓮前中隊的執法隊員們在東坪山最高點巡查時,發現后山有幾處建筑物。為進一步確認,執法隊員沿著彎曲的山路仔細找尋3個小時,終于找到了五處由石條搭起的違建物,占地近160平方米。
“五處違建物均處于施工狀態,為了躲避我們巡查,違法者用盡了心思。”蓮前中隊相關負責人說。
首先,違法者把地點選在山頂上,把違建藏在樹林下,從山腳下到違建點沒有道路,必須繞行40分鐘左右的山路;其次,違法者使用石條作為建筑材料,讓人乍一看還以為是舊房子。
然而,違建物再刁也難逃執法者的“法眼”,違建物更難逃被拆的命運——根據省“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對新增“兩違”行為“露頭就打、出土就拆”的要求,第二天上午,蓮前中隊就組織20名執法隊員和40名工人,對這五處違建進行徹底拆除。
據了解,從高點觀察是思明區城管執法局根據山體“兩違”行為較為隱蔽的特點而制定的一種巡查模式,有效確保了山體“兩違”行為的早發現、早制止,早拆除。
突擊搶建立拆除資金用途嚴把關
“咚、咚、咚……”3月19日上午8:30,在黃厝塔頭路口,一棟剛剛蓋好不久的兩層樓高建筑里,工人們正掄著鐵錘,砸向地板,水泥塊、斷磚隨之掉落。這里,正在拆除一個占地近380平方米的違建物。
“這棟樓原來是一個大排檔,在翻建的時候,加蓋了一層。我們已經多次對超建部分的二層進行拆除,但屢拆屢建,光是建和拆的過程就拖了快一年時間。”思明區城管執法局濱海中隊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濱海街道是思明區“兩違”整治的重中之重,該街道大部分土地未被征用,居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突擊搶建。
違建“長高”、“長胖”,一處都不放過。執法者一方面對閑置地塊、農田耕地和拆遷區域逐一登記造冊,開展重點巡查,發現違搶建行為,立即徹底拆除;對已拆除過的違章建筑,
組織工作人員定期檢查,防止死灰復燃。另一方面,加強外圍管控,在主要路口加大對建筑材料運載車、建筑施工隊的詢問調查,同時協調農村信用社等金融單位,加大對小額貸款申請及資金用途的審核把關,切斷“兩違”資金來源。
僅3月19日早上,在黃厝塔頭一帶,區城管就拆除了六處違法建設,總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
廈門名片鼓浪嶼破墻開店零容忍
由于歷史原因,鼓浪嶼島上的房屋有42%以上產權關系不清晰,島上濃厚的商業氛圍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想在此分一杯“旅游的羹”,違法行為與執法工作長期拉鋸。
思明城管鼓勵群眾大膽舉報違法建設,并通過定點監控、日常巡查等方式,對“兩違”現象進行嚴格管控,違法建設一經發現,立即依法拆除。
今年三月,在未經審批的情況下,鼓浪嶼內厝澳路401、403號的業主溫女士擅自將這兩個臨街店鋪破墻重建,裝修成大排檔。在鼓浪嶼執法大隊執法隊員反復勸說無效,限時令其自行拆除無果的情況下,執法部門果斷拆除,溫女士只得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高昂的代價。
據悉,僅今年前4個月,鼓浪嶼就強制拆除“兩違”建設32處,面積達2653平方米。在區城管如此高壓態勢下,島上一些想要違建的居民、商家紛紛“懸崖勒馬”,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違建,必遭拆除。
思明區城管執法局副局長黃曉軍說:“鼓浪嶼是廈門的一張名片,不能讓‘兩違’使‘名片’受損,影響‘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戰略決策,阻礙鼓浪嶼申遺的道路。”
為進一步保護鼓浪嶼風貌建筑,思明區起草了《關于對進入鼓浪嶼建材實施源頭管理的規定》,擬在專用碼頭設立建材上島報備及審核點,實行運輸建材船停靠專門碼頭及建材采購報備制,以從源頭管控違法建設,目前該規定已提交相關部門審核討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3漳州市啟動為期三年的“兩違”治理專項行動
- 2014-04-03治理“兩違”,思明再出重拳
- 2014-03-27湖里重拳清除城區“兩違” 區領導親自帶隊拆除4處
- 2014-03-11平和團縣委組織團員參與“兩違”專項整治宣傳活動
- 2013-04-27蓮花西堤兩違建別墅被強拆 老舊別墅翻改建辦法將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