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訊(記者 楊瑩 何海銘)17日上午7點50分,一陣熟悉的敲門聲響起。未等來人走進房間,小偉就親熱地叫了起來:“老師好!”
果然是林銘生老師!“小偉,你好!”林老師一邊回應,一邊搬起一張方椅,徑直走進房間。書桌上,3個科目的書已經擺好。這是林老師給小偉授課的第5個年頭,師生間早已形成了默契。
殘疾身體里涌動旺盛的求知欲
小偉今年14歲。出生時,因臍帶繞頸2周半,導致大腦缺氧,不幸成了一名腦癱兒。由于運動神經嚴重受損,他無法站立,即便坐著,四肢也無時無刻不在“揮舞”,完全不受控制。
因為身體原因,小偉不能走進學校上課,但他智商發育正常,求知欲很強。在他小的時候,媽媽買來拼音卡片,從最基礎的元音發音教起。漸漸地,小偉會說話了,但發音很特殊,一句話得拆成單字,一字一字拖長了音調讀出來。
2009年,小偉的爸爸得了胃癌,一家人的生活被打亂了。媽媽要上班,還要照顧爸爸和年幼的弟弟,實在沒精力繼續教小偉。小偉也長大了,該教什么、怎么教,媽媽也沒主意。那時,她總想,如果小偉能進學校就好了。
2010年,小偉媽媽的愿望真的實現了。當年,市教育局啟動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小偉入選了。臺江區教育局安排福州市育智學校派遣志愿者教師,免費上門為小偉上課。
就這樣,林銘生成了小偉的老師。
一句“老師好”老教師決定重拾教鞭
今年67歲的林銘生,身材高大,聲音洪亮,精神頭特別足。他說,成為小偉的老師,純屬偶然。
原來,育智學校的前任校長劉家駒是林銘生的老同學。林銘生住在蒼霞路,離學校不遠,從南平退休回到福州后,他常去育智學校坐坐。退休前,林銘生是個教學“多面手”,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等科目全部教過。當時,育智學校的教師缺編嚴重,劉校長知道老同學熱心教育,便勸他來發揮余熱。林銘生沒有馬上答應,他心里沒底,幾十年來教的都是正常孩子,殘疾孩子,自己教得了嗎?
2010年4月的一天,劉校長邀請林銘生一起去家訪,選擇“送教上門”的學生人選。那是林銘生第一次見到小偉,也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腦癱孩子。
也許是看到陌生人感到害怕,小偉的情緒有些激動,嘴里含糊不清地叫著,手腳不受控制地揮舞著。聽說來訪的是育智學校的校長、老師,小偉的情緒緩和了,他用盡力氣,艱難地說了一句“老師好”。
這句“老師好”深深觸動了林銘生。“他的眼里都是渴望,他太想上學了!”退休3年后,林銘生又一次拾起了教鞭。
教腦癱兒之前他先當了一回學生
在成為小偉的老師前,林銘生自己先當了一回學生。在福州育智學校,他接受了特殊教育專業教師的培訓。他學得很認真,回家后還上網查資料,反復琢磨。
除了小偉,林銘生還收了另一個學生大偉。雖然同是腦癱兒,但大偉的運動神經受損輕一些。兩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完全不同,林銘生和育智學校的老師們針對他們的特點,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
小偉智力正常,理解能力強。林銘生主要教他語文、歷史、地理、生物、數學知識,用的是普通小學教材。小偉無法翻閱書籍,林老師上網為他下載各類電子書籍,找他愛看的紀錄片視頻,教他用后腳跟敲擊鍵盤。
大偉智力低下,但可以握筆寫字,林銘生用的是培智教材,從教認字、寫字開始。
4年來,兩個孩子進步明顯。大偉從不會寫字,到現在可以認識、書寫兩三百個字,日常交流沒有了障礙。
小偉的進步更加驚人:語文已學到第12冊,書里的古詩他不僅會背,還會講解,甚至會作口頭作文。雖然不能拿筆打草稿,但100以內的加減乘除,他都能口算出來。其他數學原理,老師講解完,他都能很快理解,并背出公式。
在小偉家,記者隨口問了一道地理題:“你知道我們的地球有幾大洲幾大洋嗎?”“以前是五大洲、四大洋,但現在都說是七大洲、四大洋,因為美洲還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還有一個南極洲沒人居住。”小偉用他特有的“單字長音”完整地回答了問題,還不忘補上一句“這是老師告訴我的”。
家長們夸林銘生教得好、教得耐心,他卻說:“這是孩子們愛學習,自己努力的結果。”
送教之路風雨無阻連一頓便飯都不肯吃
每周,林銘生有4天上午要給孩子們上課,大偉是周一和周三,小偉是周二和周四。
早前,大偉和小偉都住在臺江區,林銘生上門都騎自行車。后來,兩個孩子因家中房子拆遷,先后搬到倉山區,林銘生開始改騎電動自行車上門上課。小偉家在倉山步行街附近,騎車要15分鐘;大偉家在福灣新城,路上得花四五十分鐘。4年來,林銘生幾乎每天都在上午8點前就來到他們家中,風雨無阻。
小偉的外婆告訴記者,有一次下大雨,林老師進門時褲腿都濕了。“我跟老師說,這么大年紀,雨天騎車不安全,打個電話就好,不用來了。可是,林老師說,小偉等了好幾天了,一定得來!”
2010年,小偉的父親去世,一家五口只靠媽媽的工資和爺爺的退休金維持生活,還得負擔2000多元的房貸,生活比較困難。林銘生見了,經常自掏腰包,給小偉買牛奶。外婆說:“林老師每次來都帶一個大水杯,裝得滿滿的。在我們家,他連一杯茶都不讓我泡,連一頓便飯都不肯吃。”
育智學校也始終關心大偉、小偉,為他們定做了校服。逢年過節,校領導都會到家中看望,送去和在校生一模一樣的禮物。學校舉辦大型活動,也邀請大偉、小偉參加,并給他們報銷來回的打車費用。
今年,大偉已經學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一年。但育智學校承諾,只要大偉想學,免費“送教上門”還會繼續。
今年秋季,育智學校還將再招收兩名“送教上門”學生,由該校特教老師授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7福州:9歲女孩義務掃街一年多 堅持久了變習慣
- 2014-04-10“90后”音樂教師播撒快樂 義務給近百位老人上課
- 2014-04-08耄耋黨員樂助人 義務保潔二十載
- 2014-04-05習近平等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保護好每一寸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