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的遺腹女 她多想活下去
出生1個月母親離家,2年后爺爺去世,與奶奶相依為命,卻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
病床上的媛媛,不時因疼痛而大哭。
命運對7歲的徐媛媛來說太殘酷,接連失去親人之后,她面臨失去生命的危險。
媛媛是南安美林街道溪州村人,她還沒出生時,父親車禍去世;她滿月第二天,媽媽離開家;兩年后,爺爺撒手人寰。幸好,有奶奶張金英陪著,她不怕。
今年本該充滿希望,媛媛有了戶口,要上小學了。可這個月,醫(yī)院一紙診斷重新將這個家推向深淵:媛媛得了神經母細胞瘤。
媛媛想活下去,張金英不能再失去任何親人。而至少30萬元的費用對于月收入2千元的張金英而言,是天文數(shù)字。
□早報記者 蔡紫旻 王柏峰 實習生 汪雅倩 文/圖
雙腿無力 確診時腫瘤已入侵脊椎
張金英不識字,無法完整地說出“神經母細胞瘤”這樣專業(yè)的名稱。
她只知道孫女病得很重,難受時大聲地哭,還會打她。
今年3月8日,張金英聽媛媛喊肚子疼,她帶孩子找醫(yī)生看病時,醫(yī)生說是便秘,打針沒有效果,醫(yī)生為媛媛洗腸。
“洗腸之后,她說腳酸,我以為是孩子營養(yǎng)不良,沒想到后來發(fā)展到雙腳無力行走。”張金英說,她帶著孩子去找民間醫(yī)生,經過推拿之后,孩子的腳卻越來越軟。
4月10日左右,張金英帶孫女到泉州市第一醫(yī)院看病,不久,醫(yī)院確診,媛媛得的是神經母細胞瘤,而且肚子里的腫瘤已經有十多厘米。
奶奶只能無助地看著媛媛
兩年失三親 和奶奶相依為命
8年前,張金英唯一的兒子徐南東結婚后,兒媳婦懷孕了,雖說家里人都在打工,日子并不寬裕,可那是一個完整的家。
平淡的日子被一場車禍改變了。徐南東因車禍肝部受傷去世時,張金英的兒媳婦懷孕剛滿7個月。“兒媳婦生下孩子后,給她取名媛媛,出月子第二天,她把孩子交給我們,就離開家了。”張金英說,兒媳婦曾經回家看過孩子幾次。
兩年后,張金英的丈夫去世。為了養(yǎng)大孫女,張金英在工廠做貼模工掙錢,一個月最多2000多元。
上班時,她背著孫女工作,隨身還帶著尿布、熱水、奶粉。模具開爐時溫度特別高,火光四濺,只有那個時候,張金英會把媛媛放在凳子上,拜托老板娘照顧。
多方籌錢 治療費用仍無著落
張金英不識字,可幼兒園、小學學前班,她一樣也沒讓孫女落下。
張金英說,媛媛讀了一年的小學學前班,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就在正月期間,她還給孫女上了戶口。
就在記者采訪時,媛媛又哭了,她不斷地大叫,一刻也不讓奶奶離開視線。哭了一會兒,舒服些了,她又抓起奶奶的手,“撲哧”一聲笑了。泉州市第一醫(yī)院小兒科林醫(yī)生告訴記者,媛媛的神經母細胞瘤已經很大,而且腫瘤入侵脊椎管,壓迫神經,所以導致她雙下肢癱瘓。神經母細胞瘤患者需要化療,多次化療后還需要對抗可能發(fā)生的感染,因此治療花費很高。
媛媛的腫瘤太大,需要通過三個療程化療,待腫瘤變小后進行手術。目前,媛媛正在接受第一療程的化療,經過治療,她的雙腳已經能稍微動彈。而醫(yī)生昨日告訴張金英,孩子的治療費用,需要30萬元。
兒子去世,兒媳離家出走之后,張金英承擔起養(yǎng)育孫女的責任,她說這是做長輩的責任,“現(xiàn)在,我們把能借的親戚都借遍了,目前治療已經用去2萬多元。接下來不知道能怎么辦。”
相關鏈接
神經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fā)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對于4歲以下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為10;對于4-9歲兒童,每一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為4例。神經母細胞瘤其最常見的發(fā)生部位是腎上腺,但也可以發(fā)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是兒童最惡性的一種腫瘤。
在媛媛懂事前,爸爸、媽媽、爺爺先后離開,所幸她還有不離不棄的奶奶,而現(xiàn)在,她可能因為無法支付至少30萬的治療費用,而被神經母細胞瘤擊垮。如果你想幫助這對瀕臨絕望的祖孫,請撥打本社96339聯(lián)系我們,也可以將救命錢匯入張金英的愛心賬號。
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
開戶名:張金英
賬號:622 848 0688 4219 71070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3-24福清“阿灼伯”募款15萬助臉部患瘤少女恢復面容
- 2013-12-17兒子罹患髓母細胞瘤 三明單親母親無奈求助:救救我的孩子
- 2013-12-06城市違建這顆“毒瘤”,如何拔除?
- 2013-04-196種癌癥威脅廈門居民健康 專家詳解如何盡早揪出癌瘤
- 2013-04-18壽寧老鄉(xiāng)出手相助頸椎長瘤男嬰 又5700元愛心款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