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自己的日子過得又緊又累,卻捐逾20萬元資助6名學子完成學業(yè)——
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4月28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黃如飛)戒酒,為了資助貧困生;種菜、賣菜,還是為了資助貧困生——11年里,上杭縣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戶籍協(xié)管員陳長林靠省吃儉用、辛勤勞作,硬是資助6名貧困學子完成了學業(yè)。
“這些年下來,我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每當有孩子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了夢想,我總感到很快樂。”近日,見到陳長林時,這個56歲的漢子對自己的付出感到十分值得。
至今,陳長林的工資也就1000多元,日子過得并不輕松。可在過去的這些年,為了幫助孩子們,他總共捐出了20多萬元!
2003年的一天,陳長林打開電視,一檔節(jié)目正播出貧困孤兒學生名單,他越看越揪心,決心盡力幫助那些不幸的孩子,讓他們能繼續(xù)上學,有個美好的未來。
于是,他把妻子黃陸琳拉到電視機前,說:“咱們的孩子都工作了,家里沒什么負擔,幫幫這些孩子吧。”
當時,他的月收入只約800元,黃陸琳體弱多病,長年在家休養(yǎng)。此前,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上大學,他又是在老家挖魚塘搞養(yǎng)殖,又是兼職打短工、蹬“三輪”,累得又黑又瘦,好不容易才對付過去。
這樣的家境還幫助別人,那得多不容易?但是,妻子沒猶豫,當即同意了他的想法。
第二天,他就通過資助熱線把第一筆捐助款寄給了張銀美——這個福州長樂女孩學習成績優(yōu)異,卻因父母雙亡、家庭貧困,剛考上初中就面臨輟學。
此后,他每年都寄給銀美2000元學費、5000元生活費。銀美高中畢業(yè)后,一名華僑資助她到英國留學,陳長林則又資助她的兩個妹妹,直到她們大學畢業(yè)。
2004年,陳長林在工作中,先后發(fā)現(xiàn)城郊派出所轄區(qū)3名剛考上高中就面臨輟學的特困生林思紅、黃建文、黃秋萍,于是又將她們納為資助對象。
在同一時間段資助多名學生,他很快就捉襟見肘。他和妻子盡量節(jié)省,以前喜歡“喝兩口”的他,為了每月省個百十元,毅然把酒戒了。可光靠節(jié)省錢還不夠,工作之余,他又與妻子一起開荒種菜,節(jié)假日再一起上街賣菜,這樣每月能多收入千把元。就這樣,他幫助那些孩子直到大學畢業(yè)。
林思紅當了一名醫(yī)生,黃建文成了一名供電局員工……受助的孩子走上工作崗位后,都想在經(jīng)濟上回報陳長林,卻被他婉言謝絕。“社會上還有不少像你們這樣的學生,你們要回報,去幫助他們吧。”陳長林對孩子們說。
“叔叔,感謝您多年來的關心和照顧。在我心里,您就像我的親爸爸。”銀美曾在出國前,哭著在電話里對陳長林說,“無論以后做什么工作,我都要像您這樣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
周圍的人生活水準節(jié)節(jié)高,但陳長林是原地踏步,現(xiàn)在住的還是老房,騎一輛快報廢的摩托車。但他很欣慰,因為受他資助的孩子都加入慈善機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經(jīng)常參加公益活動,用愛心回報社會。
“人生在世,為社會盡責任比自己享福有意義。孩子們有出息,比我們過得好不好重要一百倍。”陳長林十分坦然。他說,他會繼續(xù)堅持自己的路,幫助更多的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51000美元現(xiàn)鈔落自助銀行 保安拾金不昧失物送還失主
- 2014-04-15晉江今年將增設15臺“24小時自助圖書館”
- 2014-04-11只留下姓名就能借書 農(nóng)大校園辦起誠信自助書站
- 2014-03-18海滄首創(chuàng)“自助式”家長會 父母子女共簽心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