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28日訊? 永春縣立足生態優勢,在全省率先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探索“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新路子。一是突出規劃引領。緊扣“一村一策、突出特色”的要求,制定出臺提升推進美麗鄉村的“1+10”政策支持體系,編制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規劃,編印美麗鄉村住宅設計圖集供各村借鑒使用,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二是突出示范帶動。每年確定10個縣級示范村和一批鄉鎮級示范村進行重點建設,兩年來財政資金累計投入2.85億元,實施項目553個,撬動社會投入4億多元,培育了一批具有永春田園風光、山水特色的宜居宜游美麗鄉村。三是突出鄉村旅游。制定實施加快“美麗鄉村游”發展的實施意見,精選10個美麗鄉村游示范點,推出4條美麗鄉村游精品線路,并注重串點連線、串線連片、串片成面,建設2個美麗鄉村游示范線,打造中部、東部、南部3個美麗鄉村游示范片,推動鄉村旅游長足發展,2013年接待鄉村旅游游客20.8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1.89億元。四是突出生態宜居。堅持把生態宜居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最高標準,抓好“最美縣城”創建,實施四期的城區主干街道景觀改造和“山水名城”十大提升工程,成為全省立面景觀改造的典范;實施桃溪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兩年來完成投資14.94億元,實現城區段、示范段與石鼓段、東平段串點成線;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生態環境。五是突出文化內涵。充分挖掘永春是著名鄉愁詩人余光中故鄉、弘一法師清修靜地等歷史人文資源,以“拳、香、茶、食、瓷、畫”為載體,做好“品茗、聞香、嘗醋、練拳、看花、觀景”等文章,抓好農村古村落、古民居、古樹的保護開發,傳承發展南音、紙織畫、漆籃、鄉村民俗文化,豐富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六是突出文明創建。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結合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做文明市民、創文明縣城、構和諧社會、建魅力永春”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最美社區”、“最美單位”、“最美市民”等文明評選活動,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市民素質,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永春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