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8日訊(通訊員 蔡少輝) “秀嶼城區在變大,環境在變美,商業氛圍日益濃厚。”如今,到過秀嶼城區的人往往會發出由衷的感慨。一年一個變,三年大變樣。從寬敞筆直的城區干道,道路兩旁林立的高樓,綠意盎然的城鄉面貌,足以印證,秀嶼不再是曾經的“界外底”,而是一座新興的宜居港城。
規劃先行 分步實施
城市建設,重在規劃。秀嶼區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已完成中心城區概念性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石門澳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南日島總體規劃、上塘片區及木材加工區污水專項規劃和53個村莊規劃編制,有序推進綠道網、城市慢線等專項規劃編制,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
為使規劃布局更加科學,秀嶼區邀請專家多方論證,緊抓城鄉一體化發展契機,大力推進“一片兩點”、“幸福家園”試點村及埭頭省級小城鎮建設,通過以點帶面,分步實施,分批推進,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基礎完善 美化環境
城市發展,重在基礎。近年來,秀嶼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功能配套,使基礎設施配套更加成熟。去年,全區96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80億元。在城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檔案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公建項目實現主體封頂;土海濕地公園一期、上塘珠寶主題公園、埭頭市民休閑文化公園及17條主次干道綠化提升工程完成建設,愛民景觀公園基本建成,新增綠化31萬平方米。出讓經營性土地5宗共416.7畝,完成商品房銷售22萬平方米,比增77.4%,增幅居全市第一。
與此同時,秀嶼區不斷完善鄉村設施。水利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5億元,完成秀嶼港區防洪排澇應急工程、農村及學校飲水安全工程年度建設任務,實施中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笏石、東莊片區建設,除險加固海堤10.9公里、水庫20座、山塘15座。第一批5個“幸福家園”試點村全面啟動,新型社區、村莊整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等56個項目實現開工,完成投資3.1億元。產業發展、土地流轉、確權發證、養老保險等體制機制創新取得突破;5個新型社區建設和埭新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試點村整體形象得到明顯改善。
管理有序 提升形象
城市提升,重在管理。秀嶼區注重加強城區管理,以創建文明城區為契機,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措施保證,促進城區管理有效、有序推進。去年以來,該區已完成荔港大道秀嶼段、上塘舊街、埭頭天云路等立面及沿街景觀改造15公里。隨著城區建設步伐加快,各種建筑施工車輛進出頻繁。該區先后開展施工工地、渣土車“滴撒漏”、戶外廣告、交通秩序等8項整治。通過規范管理,新建2處夜市集中點,新增掃路車、灑水車、垃圾裝卸車38部,垃圾箱530個,城區環衛保潔力度不斷加大。
在優化城鄉管理方面,秀嶼區完成污水管網鋪設34.5公里,完成河道整治22.4公里。強力推進“兩違”清理整治,共拆除違章建筑8.2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農村居民住宅建房管理制度,審批農村建房用地185宗2萬平方米,使農村住宅建設規范有序,城鄉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莆田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