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患宮頸癌告訴自己要撐住
琪珊的病越發嚴重,另外2名孩子還在讀書,家庭的重擔全壓在項麗娟的身上,“別人嫌臟嫌累不做的活,我都做。”
2010年底,項麗娟感覺肚子痛、發高燒,但只是自己找了點藥吃。拖到病情越發嚴重,她只好到醫院,“查出是中期宮頸癌,人一下軟了。我走了沒關系,琪珊怎么辦?”最后,在朋友的幫助下,2011年初,項麗娟一個人到福州做了子宮切除手術,還做了化療,“哭了幾天,也想到不活了,可一想到琪珊他們,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住。”
為了省錢,傷口剛愈合,項麗娟便匆匆出院。醫生交代一年要進行2到3次復查,平時還要堅持服抗癌藥。“我們家已經欠下好多債,手術后身體垮了,地攤也擺不了。”全家只能靠每月700多元低保金維持生計,項麗娟偷偷把藥停了,復查也沒去,“錢,還是留給琪珊看病用。”
“孩子好起來,便是最好的禮物”
手術后,項麗娟仍是白米飯配青菜,有點葷菜就留給孩子。病痛折磨,她卻要笑著告訴孩子們,只要有信心,生活會好起來的。
也就在2011年3月,項麗娟帶著琪珊來到上海,確診孩子得的是I型神經性纖維瘤病。“醫生說可以分幾次進行切除手術,能保住視力,但至少需要七八十萬。”回到福清,項麗娟四處打零工,吃力地湊錢,琪珊的哥哥、姐姐也到外省打工,希望能幫一把。
項麗娟說,琪珊很懂事,雖然沒上過學,卻靠字典一點點認字,“最難受的是帶她去看病,別人看到孩子,是和看怪物一樣的眼光,反而是孩子安慰我。”
去年底,社區和社會愛心人士、企業,為琪珊募集到10多萬元愛心款,她在上海做了2次手術。“接下來都是大手術,要更多費用。”項麗娟告訴我們,醫生說宮頸癌術后治療很重要,“等孩子好些,我就去打工,給孩子,也給我掙復查和醫藥錢。”
快到母親節了,琪珊找到一張紙,想給媽媽折一只紙兔子,“我只能給媽媽這樣的禮物,想她快些好起來。”項麗娟卻告訴我們,只要孩子能好起來,便是上天給她最好的禮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3德化一對夫妻相繼患癌癥追蹤 愛心款增至20萬元
- 2014-04-22德化夫妻相繼患癌癥 200多條愛心匯款紛至沓來
- 2014-04-18抗癌他們都有“私房藥” 4名癌癥患者講述經歷
- 2014-03-24廈門:25年如一日幫市民逛八市 81歲曾江海面對癌癥視死如歸
- 2014-01-08樂觀女子兩患癌癥 賣十字繡照顧腦癱兒和自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