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土坑村被譽“鄒魯鄉村” 600年為官者不斷
http://www.caoliu14.com?2014-05-09 10:13? 陳麗娟 謝向明?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劉開泰提督府,周邊環境已修整,顯得不那么雜亂無章
東南網5月9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 謝向明 實習生 黃藝昕 通訊員 肖咸強 莊國輝 文/圖)泉港區后龍鎮土坑村,今年2月入圍第6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據普查,她有67座明清建筑,現存27座。這些古民居自是雕龍畫棟,姿態萬千,但令海都記者更感興趣的,是這個村的“鄒魯之名”。
600多年的歷史中,這個村入仕為官者幾乎沒斷過。大約610年前,貴族劉宗孔攜家眷定居,族人官拜將軍、提督,十多代后人都有人為官;清乾隆年間,當地“土財主”劉百萬在村里興辦教育;清末更出現“一門三進士”的盛況。
目前,泉港區政府首撥100萬元用于整修這批承載歷史的古民居,劉開泰提督府被列入前期修復名單,年底前有望完成。
貴族后代人才輩出
邁入土坑村,就是熟悉的閩南紅。在這片古民居中,祖祠里牌匾滿堂,鄉村中旗桿林立,默默地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根據記載,大約610年前,明朝發生靖難之變,給事中陳繼之抗節,居于莆田秀嶼的貴族劉宗孔,因族人與陳聯姻,恐遭株連,后遷移至土坑。劉氏一族,自此在土坑這片土地上,開拓創業,傳至第五代培育出一位太學生、主監,至此下傳的十代內代代皆有出仕為官者。
到清朝時,劉姓族人官拜將軍、提督、進士、明經者層出不窮,赫然已是名門望族。這些府宅聚集在一起,留存至今,便形成一處宏偉壯觀、氣勢非凡的古民居群。
土坑村副主任劉永才自小就在村里長大,對村里的一切特別熟悉。他介紹,今年來,他們對村里的古民居重新普查,大多為明清建筑,曾共有67座。如今,明朝的大多坍塌,現存的27座多是清朝年間的,距今約200多年。
自今年2月上榜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后,區政府開始新一輪整治工作,首批撥款100萬元,用于衛生整治、古厝修復等。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4-05-08泉州泉港:“五加強”共筑校園安全“防火墻”
- 2014-05-06泉港區召開創建“零犯罪學校”活動調研座談會
- 2014-05-05泉港:“五老”干部熱議“家風家規”
- 2014-04-30泉港區道德講堂總堂:“學習身邊榜樣 傳承道德力量”
- 2014-04-29泉港虎石自然村簡辦民俗活動 省下60萬元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