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炳娥為女兒擦澡。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方一凡通訊員謝麗卿文/圖)5月11日,母親節,兒女們都為母親送上了祝福,但對家住平和縣蘆溪鎮的76歲老人鄭炳娥來說,一聲“媽媽”就是最好的禮物。四十幾年來,她悉心照顧著先天肢體發育不良而漸漸失去語言能力的女兒葉淑芬,只要女兒健康,她的每一天都是母親節。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鄭炳娥家,在一間古舊破敗的瓦房里,鄭炳娥說,這間瓦房是老伴生前留下的一間豬圈改建的,房屋角落里擺放著一張四平方左右的床鋪,床鋪的一端堆著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48歲的葉淑芬正靜靜地躺在床上,由于先天殘疾,這幾十年的時間,這張床便是葉淑芬全部的活動空間,葉淑芬要挪動身子只能靠下巴來使勁,現在的她整個下巴都結滿了疤。
見有客人來,葉淑芬強撐著要從床鋪上抬起頭打招呼,但身體機能的退化讓她的努力白費了,只能懊惱地躺在床上大口喘氣。
鄭炳娥一邊心疼地拍了拍女兒的背,一邊說:“女兒剛出生三個月就出現肢體異常的癥狀,雙腳連在一起,像只魚一樣,醫生說這叫做‘海豚人’,是一種先天性殘疾。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的肢體日漸僵硬變形,身體機能不斷退化,現在連說話都很吃力,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顧。”
幾十年來,除了當地政府每月發給葉淑芬的低保金,鄭炳娥靠種植蔬菜來養活自己和女兒。鄭炳娥每天都幫女兒做好飯菜,然后喂女兒吃,晚上幫女兒擦澡,為了不讓女兒背部長瘡,鄭炳娥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幫助女兒翻次身,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女兒葉淑芬的精神狀態不錯,還慢慢學會用嘴來撥打電話。
而一想到女兒的未來無人照顧,這位頭發花白的老母親總忍不住老淚縱橫,鄭炳娥激動地說:“我活著的時候可以照顧她,但是如果我走了,女兒該怎么辦?”每次看到母親落淚,葉淑芬總是吃力地挪到母親跟前,吃力的叫著“媽媽”,鄭炳娥說,就是這一聲“媽媽”,成了她堅持四十年的動力。
葉淑芬從記者口中得知當天是母親節,葉淑芬高興得一邊笑,一邊叫著“媽媽,媽媽”,由于語言能力的退化讓她沒有辦法更多地表達謝意,但這一聲“媽媽”卻已經飽含了幾十年來對母親的感激,而一旁的鄭炳娥更是愛憐地摸了摸女兒的頭,紅了眼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2今天是母親節 福清89歲老母親照顧癱瘓兒子60年
- 2014-05-08“只想好好多活幾年,照顧陪伴他”
- 2014-05-05李梅彬:全心全意照顧家中老人
- 2014-05-05高端麗:七旬老人獨自照顧殘疾老人和百歲母親
- 2014-05-05蘇衛萍:20多年無怨無悔照顧傷殘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