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業成退休后,義診病人超4萬人次;兩年前查出罹患肺癌后,仍拖著病體堅持——
21年,老先生心心念念是病人
東南網5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葉金玉)2014年1月19日——老中醫謝業成義診室的病志簿定格在這一天,沒能再往下寫。
義診室是座石頭房,在謝業成的祖厝后。走進里面,陳設簡陋,舊桌椅、舊櫥子。櫥子里、抽屜里、桌面上,放著裝藥的瓶瓶罐罐。
這個石頭房,是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二甲村村民都掛心的地方,因為在村里,謝業成是他們最敬重的人。
兩年前,79歲的謝業成被查出罹患肺癌。此前,他已堅持義診19年,1993年從洛江區河市鎮衛生院退休后就開始了。
“原來義診的地方不在這。老爺子被查出肺癌后,回古厝養病,義診室離古厝有點遠,他又不肯停診,我們只好就近整理一間房子給他。”謝業成的大兒子謝慶陽告訴記者。
在石頭房里,謝業成繼續為病人看病。把脈、聽診、登記病志、寫藥方、抓藥,都是這位老人獨自完成的。
從古厝到診室,需要爬近20級石階。病人一來,謝業成就到診室看病,然后再回屋休息。每天,他都拖著病體沿石階上上下下好多趟。
“他心心念念是病人,就算身體再不好,只要能走路,都會出來為病人聽診。我們勸他,可是他不聽,說病人大老遠來不容易,身上又有病痛,作為醫生,能為人解一分病痛是一分。”謝慶陽說。
現在,謝業成已病重臥床。他真的累了。
翻開謝業成自己用舊日歷制成的病志簿,每一頁,都用尺子打出表格,表格里寫著看診日期,以及病人姓名、年齡、病癥、處方等。每一頁記錄20余名病人,有的是本村村民,有的是在本村務工的外來人員;周邊村鎮,甚至南安、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的也不少。
“老先生退休后,每天都很忙,幾乎沒有休息日。”二甲村老人協會副會長謝長興說。
義診以來,謝業成寫下22本病志簿。記者算了一下,一本病志簿約100頁,每頁記錄20余名病人,那么21年來,謝業成看過的病人超4萬人次。
義診室里的藥品、藥具,都是謝業成自己花錢買的。“有時候遇到家庭困難的病人,他就免費送藥,每年送出去的藥錢都上萬元。”謝慶陽說。
謝業成家境并不富裕。剛退休那幾年,他每月退休金才300元,后來慢慢增加,到現在是3000元。除了義診、送藥,他還十分關心公益事業,帶頭捐款修路、蓋祠堂,給村里上大學的孩子每人發300元獎學金……前前后后捐出40多萬元。
一些村民執意要給診費,謝業成婉拒不成就“威脅”:“這么多年的規矩你不知道?你再這樣,以后我不幫你看病了!”對此,家里人原本都想不通。“但時間久了,我們也理解了,還時不時幫他添置點東西,支持他。”謝慶陽說。
采訪中,村里的趙大姐來了。“我看到燈亮著,以為老先生好多了,就想過來讓他幫我看看病。”她說。
來古厝看望謝業成的村民絡繹不絕,他們多數曾經是謝業成的病人。有的輩分比謝業成高,但也尊稱他“老先生”,并送上誠摯的祝愿:“老先生,您要好起來!老先生,您一定要活到100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05涵江區“五·一”開展社區便民義診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5-045月6日省人民醫院將開設中醫護理門診與義診活動
- 2014-04-30《“只要走得動,義診不能斷”》追蹤 “老先生”坐鎮 村民都安心
- 2014-04-29洛江退休醫生謝業成義診21年 深受病痛折磨仍堅持
- 2014-04-22泉港醫療志愿者深入革命老區開展義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