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殘疾的周桂珠,拄著拐杖外出打工撐起家。
【核心提示】
在惠安縣凈峰鎮東洋村,有這么一位堅強的母親。4歲時,她因發高燒引發小兒麻痹癥,造成左腳殘疾。與同是殘疾人的丈夫結婚后,她生下一雙兒女。雖然行動不便,但她用勤勞的雙手支撐起整個家庭。她叫周桂珠,今年48歲。
□記者 黃楓 林勁峰 文/圖
操持家務 照料殘疾丈夫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東洋村,在一家茶葉店前見到了周桂珠。她拄著一支拐杖,走路一瘸一拐,身體有些踉蹌,一不小心差點摔倒。記者趕緊上前扶住她。“謝謝,經常會這樣,習慣了。”她笑著連聲道謝。
店內,她的丈夫楊福泉坐在椅子上泡茶。因雙腳、左手肌肉萎縮,他無法長時間站立,也無法干活,幾十年來,生活都由妻子照顧。“這家茶葉店是我小叔為我丈夫開的,讓他有點事做,但賺不了什么錢。”周桂珠說,丈夫以前是開雜貨店的,公公幫忙拿貨。公公去世后,丈夫就經營起這家茶葉店。
“他們一家生活不易啊。桂珠真的很堅強,自己殘疾,丈夫也殘疾,她一個人支撐起一個家庭,還養育了一雙兒女。”鄰居陳阿婆稱贊說。
拄著拐杖 撬海蠣剪線頭
回憶起自己幾十年來的經歷,周桂珠有些感慨。4歲那年的一場高燒,讓她的左腳落下殘疾,小伙伴歡快地玩耍時,她只能在一旁看著。長大成人后,經親戚介紹,她與楊福泉結婚。一雙兒女的降臨,讓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每天都拄著拐杖去撬海蠣殼。因為左腳沒力氣,她只能用右腳支撐,每次干完活右腳都麻了,要在別人的攙扶下才能站起來,“累的時候,想到兒女,就渾身都是力氣。”
7年前,周桂珠申請了一副矯形器裝在左腳上,勉強能行走。她在村里找了個剪線頭的工作,每天努力干活,賺錢補貼家用。不料,今年正月,她在家里掃地時不慎摔倒,矯形器摔壞了,拿去修理時,得知要3000多元才能修好。她舍不得花那么多錢,回到家中,重新拄起拐杖。
任勞任怨 盼望兒女成才
周桂珠的辛苦有了回報,大女兒考上了大學,今年讀大二;小兒子現在讀高三。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回到家就幫忙做家務,為母親分擔。“兩個小孩上學都是親戚幫忙湊的錢。”周桂珠說,現在她們夫妻倆每個月的低保300元,加上賣點茶葉,做點散工,一個月也只有1000多元。
忙于生計的周桂珠對生活沒有過多的奢望。“只希望能將兩個孩子培養成才。”說到愿望,她再次提到了兒女,那正是她堅持的動力,也是她對未來的希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2喪夫之痛化為堅強力量 她十年堅守菜攤撫養女兒
- 2014-05-05德化女子肢體殘疾卻堅強能干 創辦養殖場撐起一個家
- 2014-04-2251戶人家38戶聾啞人 福州"6號樓"寂靜樂觀堅強
- 2014-04-18丈夫患尿毒癥無力救治 堅強妻子盼熱心人伸援手
- 2014-04-03余鳳秀:用堅強勇敢照顧癱瘓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