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啟程】
六旬母騎行千里 每天大喊兒名字
王玉琴想找回兒子的想法一直沒有中斷。在小峰回家期間,他曾透露自己出走是到廈門某鞋廠打工,還帶回了鞋廠生產的皮鞋。王玉琴在鞋盒上看到一個叫華龍大廈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但幾次聯系,都沒有結果。今年3月,得知鄭州市老年騎協泰山隊的隊員準備騎車去廈門游玩,王玉琴萌發了去廈門找兒子的念頭。4月2日,王玉琴從鄭州出發,正式踏上了“千里尋親”的路途,一行8人中,只有她一個女性。
她已經63歲了,鄭州到廈門足足相距2000多公里,平均每天10小時的連續騎行,路程中大半還是山路,有時候一連幾十公里全是上坡,王玉琴只能同騎友相互攙扶,推著自行車上路。出發不到四天,王玉琴臀部就磨傷了,但她依舊還得不停地蹬腳下的那部自行車,只因她想找回兒子的信念無比強烈,正如她騎行中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一樣:拉開嗓門,大喊兒子的名字,以此給自己繼續下去的力量。終于,經過25天的艱難騎行之后,她來到了廈門。
【C尋找】
廈門好心人接力 半天就找到兒子
后來的故事并不復雜,王玉琴來到廈門,在警方的幫助下,在一家網吧找到了兒子,母子團聚。但尋找的細節之多,卻讓王玉琴跟記者足足說上了半個多鐘頭——總結起來,她發出最多的感慨就是,“廈門的好心人太多了!才讓我只用了短短半天,就找到出走的兒子。”
王玉琴要感謝的廈門好心人名單有一長串,華龍大廈的保安張國川是頭一個。在王玉琴抵達廈門的第二天,她就同兩名隊友來到兒子鞋廠可能的所在地華龍大廈尋找,張國川作為當天值班的保安,接待了王玉琴一行。“他不僅請我們坐下,耐心地傾聽,還幫忙出謀劃策。”王玉琴從張國川口中得知,小峰原本所在的鞋廠已經遷走。
“他告訴我們登報尋找也是好方法。”張國川向王玉琴獻計,不如到廈門日報登上一則尋人啟事,興許會有回音,王玉琴一行便來到了本報的分類廣告部,在這里,她遇上了另外四個讓她感動不已的熱心人——本報分類廣告部工作人員洪雪娥、鄧添添、胡麗萍和郭藝娜。四人聽了王玉琴的遭遇,安慰之余,竟也跟著掉淚。其中一個姑娘說的一句話讓王玉琴印象深刻:“阿姨,你別難受,你兒子一定還活著。”這句話讓她瞬間充滿信心。“當時我就想,廈門人都那么讓人感到溫暖,是個好地方,我一定能找回兒子。”
四人建議王玉琴,除了登報,還可以到派出所尋求幫助,她們將離報社最近的派出所地址細心抄下交給王玉琴,而地址正是廈門市嘉蓮派出所。“派出所的警察都很熱心,聽說完我的遭遇,就馬上幫忙在系統中搜索我兒子的信息,”王玉琴回憶,一名民警在輸入小峰的信息后,電腦顯示小峰正在島內某家網吧上網。
王玉琴一下子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該民警也十分熱情,當即陪同他們一起到網吧尋找小峰。果然,王玉琴在網吧的角落里發現了小峰的身影,這對母子終于相聚了。不過,由于時間倉促,王玉琴并未記下幫助過她的民警的姓名,她十分遺憾,也想通過本報找到這位熱心警察。
“多虧了廈門人的‘愛心接力’,才讓奇跡發生。”王玉琴心中滿懷感激,但記者聯系到多位好心人,他們都表示自己的行為并不值一提,反而為王玉琴能找到兒子而感到高興。本報分類廣告部工作人員洪雪娥說,希望王玉琴和小峰的生活今后能夠順利、和美,這就是對他們熱心的最好回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1送陌生母子到醫院 好心人:做好事后愛心會傳遞
- 2014-04-22母親走失50多個小時被尋回 家人通過媒體尋找好心人
- 2014-04-21漳州女子逛商場暈倒好心人遞水撥120 夫妻發帖尋人
- 2014-04-16廈門蔡塘兩米深井蓋沒了 兩好心人想辦法提醒路人
- 2014-04-153頁紙長信謝好心人 "奇跡寶寶"家屬希望平安懂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