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科院食堂,一桌四人,餐盤上剩了不少飯菜
東南網6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 梅李帥 張志宏 肖春道 文/圖)
關注理由 日前,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發出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大力弘揚戒奢克儉優良傳統、倡導節約光榮社會風尚、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強化浪費可恥導向,在全社會營造厲行節儉、拒絕浪費的濃厚氛圍。
在提倡節儉的大背景下,不少酒店、餐館、快餐店里都貼出了倡導“光盤行動”的海報,“舌尖上的節約”漸成風氣。不過,許多市民很關心:在普通民眾接觸不到的機關食堂里,是否存在浪費?全民都在節約,公務員表現如何?
昨日,海都記者兵分幾路,前往福州的幾個省直機關食堂暗訪,查找是否存在浪費問題。
省農業科學院食堂
米飯量太大 很多人吃不完
昨日中午12時,海都記者到位于五四路的省農業科學院食堂進行暗訪,該食堂大約有400平方米左右,能同時容納100多人就餐。由于這家食堂可以用現金支付,因此很多外來人員也在這里就餐。
記者跟隨人群排隊點餐,墻上的價目表顯示,素菜大部分為2元一份,肉菜基本為3元一份。記者點了兩個素菜、一個肉菜,外加一份燉罐,加上米飯一共是15元。由于米飯的量太多,記者詢問米飯多少錢,食堂工作人員回答“1元錢”。記者提出能不能減半,只要0.5元就夠。工作人員表示,不能減半,一次至少買1元錢的飯。
海都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就餐者,不少就餐者表示,這家食堂的菜做得很可口,菜量也合適,但米飯的量對于女性而言偏多。
12時20分,一些人吃完午飯開始離去,桌面上的餐盤不少都殘留較多的剩飯剩菜。海都記者放開肚皮,把菜都吃完了,但剩下約半兩米飯,實在吃不下去。
一位坐在記者旁邊就餐的女士說,中午點餐,一般人都會選擇兩素一葷,但食堂打的飯確實太多了,大部分人都會剩下一些飯菜。她認為,畢竟男女有別,1元的米飯,男性也許能吃完,女性多數是吃不完的,如果食堂能推出0.5元的飯,讓大家多一個選擇,能減少許多浪費。
省衛生廳食堂
米飯、例湯自取避免浪費
昨日中午12時左右,記者到鼓屏路省衛生廳食堂暗訪。此時已是下班時間,到食堂里吃飯的人比較多,記者在食堂就餐區看到,不少就餐者端著快餐盤,排著長隊,等著打菜。快餐盤被分成了幾個小格,每份菜的分量都不大,剛好裝滿一個小格子。
記者注意到,食堂的米飯是自助式的,就餐者用一個小碗自己裝飯,吃多少盛多少。例湯也是自助式的,盛多少都是就餐者自己定。這些細節雖然看似普通,卻能避免浪費。在食堂內的就餐者幾乎都能把飯菜吃完。
在打菜窗口的上方,展示今日菜譜的LED顯示屏,還打出了一句口號:“節約食品光榮,浪費食品可恥”,時刻提醒就餐者節約的必要性。排隊打菜的人,抬頭就能看到。
除此之外,食堂的墻上還貼著各類溫馨提示,其中一張提示上寫著:“吃多少就去取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就餐者,大伙都認為,米飯、例湯由就餐者自取的措施,是一種節約的好辦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05還有多少心安理得的“習慣性浪費”
- 2014-05-04石獅:婚宴提前一小時移風易俗反浪費
- 2014-03-25反食品浪費 筑節約型社會 總書記"交伙食費"寓意
- 2014-03-25反對食品浪費 構筑節約型社會
- 2014-03-24也談厲行節儉反對食品浪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