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突破 綠色轉型
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和諧共進
福建經濟結構偏輕,存量需要調優,增量更需選優。誠如省委書記尤權所言:產業結構調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產業結構不優化,節能減排、綠色低碳,都不可能做到。
去年底,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石油化工、汽車、船舶、冶金、制漿造紙、水泥、印染等對環保和生產要素具有較高要求行業的布局問題,要求各地根據其產業特點、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進行重點產業布局。
也就是說,做“加法”還是“減法”,因地制宜。
比如永泰,對鄉鎮干部的差異化考核評價體系全面施行,幾十項特色考核指標,全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沒了GDP束縛,大家甩開臂膀,推進以旅游業為主導的綠色經濟;清除污染水源的養豬場、關閉破壞環境的企業、拒絕想入駐的污染性項目,大家毫不含糊。
再如南平,生物、新能源、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這些不影響生態環境的新興產業大受歡迎。去年9月,金柏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兩條鋰電池生產線落地武夷新區,三年內將實現產值30億元;歐浦登公司以商招商,謀劃在順昌建設機電(綠色食品)園區。
嚴格劃定生態功能紅線,環境容量成為項目引進的重要依據,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統統否決。
廈門集美區海濱一個規劃占地4.9平方公里的科技創新園,因阻隔美人山至海邊的生態廊道,去年被叫停;浦城榮華山產業組團根據環評要求,準備建設145條合成革生產線,但當地去年底對水容量進行評估后,決定將生產線減至100條……
金融、稅收等,成為調整產業導向的杠桿。去年,我省出臺“綠色信貸”政策,通過為轄內銀行業機構提供環保信息服務,幫助解決銀行業在支持化解產能過剩、推進綠色信貸業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越節能環保的項目,越有希望得到銀行青睞。
果不其然,從事太陽能開發的鈞石能源公司順利地從泉州銀行獲得8800萬元授信額度,而同在泉州的一家染整公司卻在申請貸款時吃了閉門羹。
如今,我省省級產業項目儲備庫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已占約九成。今后兩年,我省將進一步淘汰鐵合金、水泥、造紙、制革、印染、鉛蓄電池、煤炭等行業落后產能,讓產業結構更優、競爭力更強。
另一方面,被念環保“緊箍咒”的傳統產業正以技改帶動升級,以升級促進轉型,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全國率先研制出“廢瓷再生陶瓷”生產工藝的德化,全力攻關用微波輻照代替傳統的熱源燒瓷;印染業稱雄業內的石獅,邁入“蒸汽時代”開始倒計時……
去年,全省依托企業建設了272家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33家企業重點實驗室,推進了614項省級重點技改項目,預計這些項目全部達產后,年新增銷售收入可超過3200億元。
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說到底,要讓金山銀山、綠水青山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生態文明建設被融入城鎮化進程,老百姓樂享“綠色福利”。尤溪部分鄉鎮將災后重建與小城鎮建設、新村建設與新社區建設相結合,休閑度假小城鎮已初具規模;羅源先后投入3億多元,建成南江濱公園、蓮花山公園、鳳山公園、梅嶺公園等,昔日“相貌平平”的鄉村,變得美麗動人……
隨著“四綠工程”的推進,綠色通道、生態廊道、特色景觀帶等讓老百姓交口稱贊的工程陸續建成。
一個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美好家園,展現在八閩兒女眼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5嚴守生態紅線奮力后發趕超 把清新福建叫響
- 2014-05-14學長制小清新視頻鼓勵高三學子 點擊量數千引共鳴
- 2014-04-24“清新福建”旅游品牌體系今年將形成 建設三個旅游中心城市
- 2014-04-15“清新指數”市民生活更需要
- 2014-04-15生態旅游賣點應在“清新指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