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頒獎現(xiàn)場。
獲得全國、福建省最美家庭榮譽的許志仁、蘇菊清夫婦。
94歲的周紹民和女兒周躍。
3個月
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在我市城鄉(xiāng)同步開展,活動歷時3個月,以推薦、自薦、互薦等方式進行。
302戶
經(jīng)層層推薦、審核,最終全市有302戶家庭角逐“最美家庭”。共舉辦390余場(次)家風家訓評議會和“最美家庭”故事分享會。
12萬
網(wǎng)民積極參加網(wǎng)絡投票,并對最美家庭點“贊”,廈門網(wǎng)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官網(wǎng)參與投票22522人次,活動官方微博粉絲數(shù)達12萬。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鐫娟 通訊員 胡藝芬)凡人善舉總能給我們最多感動。昨日在廈門市“最美家庭”、“十佳母親”揭曉暨“五好文明家庭”表彰會上,一個個家庭精彩而美麗的夢想、火熱的生活激情、淳厚的家庭美德,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當獲得市“最美家庭”稱號的發(fā)言者代表周躍,把坐在臺下的94歲父親周紹民介紹給大家時,會場爆發(fā)出了如潮的掌聲;當獲得全國、省、市“最美家庭”榮譽的許志仁講述全家齊心做公益、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點點滴滴時,會場的空氣充滿了愛;當“同桌媽媽”陳京萍深情講述她與患病兒子的感人故事時,觀眾紛紛投以敬佩的眼光……
市委副書記、市政協(xié)副主席鐘興國出席會議。他在講話中評價受表彰的家庭和母親的事跡“給人啟迪,深受教育”。他同時希望,新時期家庭文明建設要引領廣大家庭成員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和弘揚夫妻和睦、尊老愛幼、科學教子、勤儉節(jié)約、鄰里互助的文明家風,不斷豐富美麗廈門的文明內涵。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組織實施、督促落實,指導支持婦聯(lián)組織在家庭文明建設中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婦聯(lián)組織要結合廣大市民的實際需求,統(tǒng)籌推進家庭道德建設、平安家庭創(chuàng)建、家庭教育工作,挖掘、選樹和宣傳群眾身邊家庭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要使活動過程本身成為婦女和家庭自覺接受道德教育實踐,彼此學習、借鑒,共同提高的過程。
在昨日的表彰會上,十戶家庭獲評市“最美家庭”,十位母親當選市“十佳母親”,一百戶家庭榮獲市“五好文明家庭”稱號,九戶家庭獲“最美家庭”提名獎等。獲獎家庭聯(lián)合發(fā)出“弘揚家庭美德,共建美麗廈門”倡議,號召全市家庭積極投身家庭美德實踐,參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共建美麗廈門、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力量。
亮點
尋找“最美家庭”
弘揚時代精神
按照全國婦聯(lián)、省婦聯(lián)工作部署,我市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由市婦聯(lián)、市委文明辦、廈門日報社聯(lián)合主辦,市婦聯(lián)將活動列為2014年家庭建設年重頭戲。
有新意
市婦聯(lián)領導多次帶隊到社區(qū)、農(nóng)村、機關、學校,了解基層活動進展、探討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主流媒體、新媒體積極跟進,開拓思路,設置“眾說家風”專欄,請專家學者點評家庭故事,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形成了全方位宣傳格局。
接地氣
本次活動主要依托基層“婦女之家”、“巾幗文明崗”開展。思明區(qū)婦聯(lián)在各社區(qū)LED屏幕滾動播放活動內容,辟專欄開微博、舉辦故事分享會;湖里區(qū)婦聯(lián)將活動融入“幸福湖里·婦女共建”活動中;集美區(qū)依托“婦女之家”、區(qū)政府官網(wǎng)及廣播報紙開展宣傳;海滄區(qū)利用媒體平臺開辟活動專欄,記錄候選家庭感人故事;同安區(qū)舉辦“最美瞬間”攝影比賽,吸引群眾參與;翔安區(qū)以“道德講堂”為平臺舉辦家風家訓評議會,引導婦女學習身邊典型。
榜樣多
在受表彰的先進家庭和個人中,有夫妻和睦、不離不棄的好夫妻;有慈烏反哺、菽水承歡的孝兒女;有鄰里互助、無私奉獻的好鄰里;有勤儉善良、自強不息的好母親;還有家風淳厚、孝道和美的大家庭;更有熱心公益、為廈門—第二故鄉(xiāng)默默奉獻的新市民家庭,許多家庭曾多次獲得全國、省級表彰。
寄語
做好“家庭”這篇大文章
市婦聯(lián)主席吳亞汝指出,家庭,是婦聯(lián)的傳統(tǒng)工作陣地,也是婦聯(lián)發(fā)揮作用的優(yōu)勢所在。各級婦聯(lián)組織在今后工作中,要切實從黨委期待和群眾的期盼出發(fā),做好“家庭”這篇大文章。一是注重發(fā)揮婦女在家庭中的獨特作用,引導廣大婦女以好品德、好家風引領社會文明新風。二是注重發(fā)揮婦聯(lián)組織在家庭文明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把“最美家庭”創(chuàng)建與五好文明家庭等傳統(tǒng)品牌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開展家庭工作。三是注重樹立典型,將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的階段性成果變成不斷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在婦女和家庭中開展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
鏡頭
市“最美家庭”周紹民、傅素文:
誠實善良是傳家寶
○(講述者:周躍)
我父親周紹民,是廈門大學化學系博導,他長期致力于物理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母親傅素文是廈門一中退休高級教師。父親今年94歲,母親也86歲。上世紀80年代,父母雙雙被評為省勞模,他們善良正直的品格,流傳于所有認識他們的人的口中,也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他們對我們下一輩,從來都沒有說教,只是用自己恪守的做人準則,告訴我們什么應該、什么不應該。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校園里遇到父親,朋友問父親要去哪,父親說去買信封。朋友奇怪地問:辦公室里沒有么?父親說:不,我這是寄私人信件。當時我和朋友錯愕地對視一會,然后又會意地笑了。
父母善良待人,為沒有血緣關系的保姆養(yǎng)老送終的故事,在廈大傳為美談。1956年,父母都在學校任教,孩子年幼沒人看顧,家里就請了保姆,保姆在家里一干就是43年,直到1999年回到老家。保姆回去后,我們依然按月供給生活費用,每個月都去探望,13年從未間斷。年邁保姆生病,我父母雇人在她老家照顧她。現(xiàn)在,保姆去世已三年,每年清明節(jié),我們都會去為她掃墓。
我母親傅素文兢兢業(yè)業(yè)為基礎教育事業(yè)做貢獻,一直幫助農(nóng)村和外來工失學孩子上學,受她幫助過的孩子不下十位,不論是誰,只要有需要,她一定挺身幫忙。
我兒子在北京讀書,時常主動告訴我,他是在學校、在圖書館、在打球等等。朋友懷疑地問我:兒子在哪,你還能監(jiān)控?我說:我相信他,因為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寬松平等、民主和諧的家庭管理,大家都不需要講假話。
最美家庭并不是完美家庭,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也有過糾結和彷徨,一樣會受到很多誘惑和壓力。面對這些,我們都堅持始終如一的家訓,用堅定的意志去克服。如今,我們家庭的第三代也成長起來了,他們在各自的舞臺上,演繹著不同的人生,相同的是,他們都能秉承“善良誠實為人、本分正直做事”的家訓,教育自己的后代、編織家庭的美好未來。
事跡
“最美家庭”很有愛
王忠武一家:王忠武是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會長,全家人參加志愿服務時間達到3000多小時,他和妻子還是遺體捐贈志愿者,王忠武個人已累計無償獻血五萬多毫升。
孫碧祿一家:孫碧祿擁有一個四口之家,全家人用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用數(shù)十年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受到了左鄰右舍的一致稱贊。
許志仁一家:許志仁一家人都熱心做公益,從“跳繩達人”、無償獻血,到走進托老院、社區(qū)當志愿者,全家人都積極傳遞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第二故鄉(xiāng)廈門的熱愛。
林滄海一家:林滄海全家人為鄰里做的好事數(shù)不勝數(shù):鄰居與癌癥抗爭6年他一路相伴,他幫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鄰居反映困難、申請低保、照顧孩子,在鄰里四周傳為佳話。
柯奮斗一家:柯奮斗退休后積極投入東嶼拆遷一線、安置小區(qū)建設和美麗社區(qū)建設,全家人精心照顧著三位高齡老人,善行義舉在當?shù)鼐用裰杏锌诮员?/p>
洪振宗一家:洪振宗家庭三代同堂,夫妻和睦,鄰里和諧,子孫敬老尊賢。事業(yè)有成后,洪振宗捐資近百萬助學、做公益、促進兩岸民俗交流,贏得鄰里和社會好評。
許志言一家:許志言家庭四世同堂、孝道相傳、溫馨和睦。許志言經(jīng)常組織社區(qū)老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他創(chuàng)作的閩南快板說唱作品在街道各社區(qū)廣為傳唱。
陳錦偉一家:在陳錦偉突發(fā)重病、生命垂危之際,妻子趙菁和丈夫一起抗擊病魔,歷經(jīng)磨難最終迎來嶄新的生活,夫妻倆分別在海關偵查和法制崗位上作出了積極貢獻。
康輝章一家:康輝章夫妻倆都在翔安區(qū)任教,家中老人常年患病,但一家人患難與共、和睦相處,遇事全家一起商量。康輝章夫妻倆都被評為翔安區(qū)優(yōu)秀教師。
獲獎名單速覽
最美
家庭
全國、福建省“最美家庭”:許志仁、蘇菊清家庭(湖里區(qū))
福建省“最美家庭”提名獎: 陳錦偉、趙菁家庭(市直系統(tǒng))
廈門市“最美家庭”:
王忠武、王淑金家庭(思明區(qū))
孫碧祿、孫民勝家庭(思明區(qū))
許志仁、蘇菊清家庭(湖里區(qū))
林滄海、劉婉瑜家庭(集美區(qū))
柯奮斗、張麗選家庭(海滄區(qū))
洪振宗、洪亞明家庭(同安區(qū))
許志言、郭玉川家庭(翔安區(qū))
陳錦偉、趙菁家庭(市直系統(tǒng))
康輝章、方雪梅家庭(教育系統(tǒng))
周紹民、傅素文家庭(廈門大學)
廈門市“最美家庭”提名獎:
黃家政、曾麗霞家庭(思明區(qū))
汪如全、章雙琴家庭(湖里區(qū))
張三海、陳洋家庭(湖里區(qū))
田樹豐、江新權家庭(集美區(qū))
林美珠、李忠信家庭(海滄區(qū))
郭勁旺、林麗珍家庭(同安區(qū))
朱永曲、林牽治家庭(翔安區(qū))
李俊、歐陽婭菲家庭(市直系統(tǒng))
于新梅、朱麗華家庭(廈門航空)
廈門市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組織獎: 思明區(qū)婦聯(lián) 湖里區(qū)婦聯(lián)
十佳
母親
廈門市第五屆“十佳母親”
陳京萍(思明區(qū))
蔡麗玉(思明區(qū))
黃麗惠(思明區(qū))
蘇麗梅(湖里區(qū))
林亞寶(集美區(qū))
鄭麗娟(海滄區(qū))
葉淑君(同安區(qū))
許月敏(翔安區(qū))
謝海玲(翔安區(qū))
黃瑜勤(市直系統(tǒng))
文明
家庭
廈門市“五好文明家庭”
思明區(qū):
黃家政、曾麗霞家庭
龔詩椿、吳碧云家庭
高整國、王羅娜家庭
張炎秋、莊維妙家庭
GREGORY LOURAICHI、龍冠云家庭
范壽春、黃婷婷家庭
林安建、楊秀云家庭
王忠武、王淑金家庭
劉清遠、張玲家庭
石義輝、李文家庭
陳溫車、曾亞招家庭
藍永生、張麗真家庭
邱松慶、李瑞琴家庭
孫碧祿、孫民勝家庭
孫鐵峰、黃榮花家庭
廖仁美家庭
葉榮光、徐亞嬌家庭
李新生、郭順敏家庭
白宗杰、蔡彩羨家庭
李燕萍家庭
張進義、洪瑞專家庭
歐天寶、沈雅玲家庭
黃雪琴家庭
謝夢鵬、蔡麗玉家庭
黃麗惠家庭
林建業(yè)、陳京萍家庭
陳琪琦、鄭明煌家庭
留典芳、李玉蘭家庭
湖里區(qū):
汪如全、章雙琴家庭
趙永良、陳苗珍家庭
許志仁、蘇菊清家庭
呂秀端、薛文發(fā)家庭
葉建平、肖連治家庭
鐘慶達、洪清錦家庭
張三海、陳洋家庭
傅榮清、林紅家庭
易國良、吳金葉家庭
陳孝偉、翁建芳家庭
陳楚娟、王啟亮家庭
葉碧芬、趙建道家庭
黃佳玉家庭
楊生化、簡冬梨家庭
黃少椿、蘇麗梅家庭
史宗生、鄭秋云家庭
集美區(qū):
林滄海、劉婉瑜家庭
田樹豐、江新權家庭
高明枝、林素華家庭
陳建偉、杜巧玲家庭
宋金興、喻碧蘭家庭
杜國鑫、侯淑珍家庭
洪雙文、張亦龍家庭
盧亞進、陳蓮霞家庭
林麗真家庭
林亞寶家庭
海滄區(qū):
李彩治、陳春芬家庭
陳建新、黃素玉家庭
陳輝明、林蓮珠家庭
林美珠、李忠信家庭
柯奮斗、張麗選家庭
鄭麗華、蔡建成家庭
王東升、葉長華家庭
趙建銘、葉雯家庭
李亞爐、林玉能家庭
鄭麗娟、袁成誠家庭
同安區(qū):
郭勁旺、林麗珍家庭
葉福到、顏迎春家庭
李恒南、李麗蓉家庭
陳契、陳秀珍家庭
洪振宗、洪亞明家庭
洪發(fā)展、方碧女家庭
紀金田、紀秀美家庭
呂文慶、康惠真家庭
許云瑞、江素文家庭
馬銘飄、馬寶珍家庭
葉泉湖、葉淑君家庭
康福川、陳秀英家庭
翔安區(qū):
黃競賽、黃淑妹家庭
朱永曲、林牽治家庭
許志言、郭玉川家庭
陳火平、劉唱家庭
陳金發(fā)、陳小琴家庭
洪宗恩 、洪永惠家庭
洪世界、張麗瓊家庭
王金興、 柳勉家庭
王勝利、許明月家庭
許宗妙、 陳噴家庭
謝海玲家庭
林東雷、劉雄燕家庭
市直系統(tǒng):
葉飛、張 凝家庭
施 艷、鄭立毅家庭
林麗軍、莊榮良家庭
陳錦偉、趙菁家庭
李俊、歐陽婭菲家庭
洪作宙、李朝暉家庭
黃瑜勤、黃開雄家庭
教育系統(tǒng):
黃曉帆、羅婷婷家庭
康輝章、方雪梅家庭
廈門大學:
周紹民、傅素文家庭
王清池、馬玲莎家庭
廈門航空:
于新梅、朱麗華家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05廈門最美勞動者碼頭維修工 無怨無悔穿梭碼頭16年
- 2014-05-28上杭縣表彰30戶“最美家庭”
- 2014-05-26“最美助學哥”走進央視談公益 腳踏實地捐資助學
- 2014-05-19莆田最美妻子許建英五年如一日細心照顧重癱丈夫
- 2014-05-19學習“最美人物”踐行“最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