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誠信,受害者也是制造者? 從網絡調查透視社會誠信現狀
專家支招如何提高誠信
對未來社會誠信度有怎樣的期待?多數人表示樂觀。相信未來社會誠信度會“不斷改善”的受訪者有39%,占比第一。遠高于認為“一直退步”的20%和認為“和現在差不多”的12%。
“所謂‘禮失求諸野’?!鄙虾I缈圃貉芯繂T陸曉文認為,“誠信社會建設的啟動點就在于百姓對誠信的呼聲和要求?!?/p>
調查顯示,多數人認為,提高社會誠信度是一項綜合工程,并非哪一種單一辦法可以成為捷徑。超過70%受訪者給“政府帶頭提高公信力,打造誠信社會”“加大法律懲罰力度”“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三項都打了鉤,此外,“增加對行善者的鼓勵,讓好人有好報”和“加強對不誠信現象的社會輿論監督”兩項的得票率也較高。
陸曉文認為,政府是社會公正的支柱,是整個社會誠信的支撐力量。政府應當順應百姓對誠信的期待,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減少摩擦,加強潤滑,做好服務,建立誠信的規則。
對于提升整體的社會信任,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宜音則強調個體的力量:“誠信建設是一個社會工程。社會誠信是一個聯系每個人自己和社會的機制,來自整個社會的共識。社會誠信的破壞,每個人都會遭殃;而社會誠信的良性運轉,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6-05王連登:誠信經商贏信賴
- 2014-06-05黃旭明:誠信經營 奉獻社會
- 2014-05-30農林大學現“神題”講誠信送5分 被稱最佳送分題
- 2014-05-28楊浩濱:《誠信是金》
- 2014-05-26長樂市召開誠信建設工作部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