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成年人誦讀經典,弘揚優秀文化
今年端午節適逢“六一”兒童節,各地積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開展經典誦讀等活動,傳講歷史名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和身邊好人故事,豐富節日內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湖里區、新羅區各中小學廣泛開展“迎端午,憶屈原”、“知歷史、慶端午”主題教育,通過節日小報、主題班隊會、詩詞吟誦等活動,弘揚優秀傳統和愛國精神。豐澤區舉辦第三屆閩南童謠大賽,廣大未成年人用說唱、情景劇形式,演繹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閩南童謠經典。晉江市舉行“我們的節日·詩韻端午”詩詞吟誦會,開展“過端午節·品中國情”等主題經典誦讀活動。安溪縣把傳承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結合起來,組織各中小學校舉辦手抄報、節日小報、經典誦讀、文藝演出等校園文化活動。邵武市載云橋社區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未成年人身著古代服飾,學習傳統禮儀,誦讀傳統經典;熙春小學組織“童心向黨”歌詠活動,以唱紅歌的方式慶祝節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上杭縣才溪中心小學利用班隊會、國旗下的演講,舉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吟誦與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賦。荔城區埕頭中心小學開展“端午節賽詩會”主題活動,發動學生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組織各班開展吟唱;第三實驗小學組織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廣大學生在誦讀中認知傳統、繼承傳統。涵江區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讀經典、唱紅歌、講故事”活動比賽,通過征文、朗誦、演講等方式,傳承民俗文化、唱響愛國強音。
五、閩臺兩岸互動交流,凝聚愛國情懷
傳統節日是閩臺兩岸民眾的共同文化記憶,是推動兩岸人民文化互動交流的重要載體。端午節期間,各地充分利用血緣、地緣、文緣等優勢,加強兩岸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交流交融,激發愛國愛鄉情懷。石獅市隆重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第八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近百名臺灣民眾來到石獅,與當地數萬民眾同潑“幸福水”,共鬧端午節,一同體驗觀賞性、趣味性、互動性俱強的20多項民俗活動,其中海上民俗活動有王爺船巡海、海上潑水、海上捉鴨、兩岸龍舟賽等,陸上活動有瑞獅點睛、兩岸燈謎聯猜、民俗文化廟會(包括獅陣表演、火鼎公火鼎婆、拍胸舞、高蹺舞、公背婆、矮仔摔跤、彩球舞、大鼓涼傘舞等)、攻炮城、閩臺對渡文化講壇、閩臺美食節、閩臺箏茗詩歌音樂會等。廈門市舉辦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來自海峽兩岸的66支龍舟代表隊在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故鄉廈門市集美區龍舟池展開為期2天的激烈角逐。文化節以“風雅、古禮、民俗、游樂、童趣”五大主題,舉行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閩南戲曲表演、端午祭祀會、包粽子、兒童游園會、剪紙等互動游戲項目,讓兩岸民眾同享端午文化魅力。延平區在端午節期間舉辦第三屆荷蘭百合日中國區、第二屆海峽兩岸延平百合花節,共展出250多個品種的百合花,來自荷蘭、日本、香港以及臺灣的花藝大師進行現場作品制作,共吸引海內外商家、農戶500多人參加。思明區開展“紀念先賢屈原、弘揚愛國主義”、“外籍人士學包粽子”、“和諧鄰里節”、“和美蓮岳·共筑中國夢”、“愛在端午”包粽子等活動,弘揚傳統民俗,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05思明區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 2014-06-05武平:端午傳統民俗文化進課堂
- 2014-06-05寧化縣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綜述
- 2014-06-05龍巖市區舉辦端午龍舟賽
- 2014-06-05《我們的節日·端午(廈門篇)》全國網絡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