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7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則周)近日,福清音西街道冠發新城小區業主林女士急匆匆跑進小區業委會辦公室,大聲說:“不好了,阿芳姐,他們吵起來了!”原來,小區B棟住戶黃某的摩托車被盜,找到物業公司要求賠償,而物業公司以黃某未繳停車費為由,認為自己沒有看管責任,雙方爭執起來。阿芳姐把雙方請到勸和小組辦公室,引用《物權法》耐心勸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物業公司同意給予黃某一定補償。
阿芳姐大名叫李淑芳,今年48歲。2003年,她入住冠發小區,2007年小區業委會成立時被推選為主任。這是個不領工資卻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差事,有時甚至吃力不討好。
李淑芳告訴記者,去年6月的一天,小區一名住戶叫外賣,送外賣的小伙被小區保安攔下,爭執中,小伙的電動車倒地受損,他要保安賠償,雙方僵持不下。最后,李淑芳和其他幾位小區熱心人湊了一筆錢,才把事情解決了。事后,李淑芳心里反復思索:小區里因這類瑣事引發的糾紛不少,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糾紛或在第一時間化解呢?彼時,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勸和小組》給了她啟發。李淑芳向有關部門打報告,申請成立小區勸和小組,要管管小區里的家長里短。福清市司法局和音西司法所很支持,不僅送來了法制類報刊書籍,還派律師前來培訓調解技巧。一個月后,由7名冠發小區業主自發組成的福清市首個社區勸和小組成立了。
記者走進勸和小組辦公室,只見墻上掛滿了錦旗。“了解民心,服務大眾”,“心系住戶,以誠待人”……這些贊譽的背后,是李淑芳和她的團隊付出的艱辛。
去年10月19日,小區里樓上樓下兩戶鄰居因漏水問題發生糾紛,雙方都叫了不少人準備爭個高低。民警趕到現場處置,李淑芳和民警商量,希望“家務事”就放在“家”里解決,以免結怨。她把當事雙方請到勸和小組辦公室,小組成員分頭做工作,勸導雙方要換位思考,尤其是樓上住戶要理解樓下住戶的感受。經過一番勸解,兩家人握手言和。事后,他們還專程到李淑芳家拜訪,感謝她勸解有方,表示遠親不如近鄰,日后一定會友好相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07許志仁:樂于奉獻的快樂志愿者
- 2014-07-02永安:市直機關開展“黨員義務奉獻日”活動
- 2014-06-10踐行群眾路線 奉獻閩教“熱血”
- 2014-06-09用自己的奉獻去點亮別人的希望 用愛打破孩子心防
- 2014-06-05黃旭明:誠信經營 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