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泉:同第三個腎“賽跑”
種子就是自己的娃
眼下,早稻即將收割,晚稻要播種,常常早上五點多,就可以看見黃秀泉在田里忙碌的身影,晚上七點多,他還回辦公室錄入數據。他常忙到凌晨一點,一天僅睡四五個小時。
“區域試驗是為人做嫁衣,替他人檢驗品種,但農業增收主要是優良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馬虎不得。”黃秀泉絲毫不覺得辛苦,他說晚上加班更安靜,數據也不容易出錯。
沙縣良種繁育場是省種子站區域試驗點之一,試驗田有200多畝,承擔著南方稻區國家、省、市級水稻新品種(組合)的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引種試驗、篩選試驗、稻瘟病抗性鑒定等試驗任務,每年有200多個品種在這里進行試驗。
試驗過程中,除播種、移栽、收曬等幾項工作可請技術工人協助完成外,其余的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完成。黃秀泉是繁育場技術骨干,從試驗種子裝袋、浸種、催芽、播種、育秧,到田間小區安排、插秧,再到之后的補苗、施肥、耘田、除草、噴藥、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田間管理,他都全程參與。僅試驗品種催芽工作,就要不分晝夜定時進行翻動、噴淋,并逐個觀察發芽情況,以確保各品種能順利參試。
黃秀泉自己沒有孩子,他說,他早已將那一粒粒種子當成自己的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7-07許志仁:樂于奉獻的快樂志愿者
- 2014-07-02永安:市直機關開展“黨員義務奉獻日”活動
- 2014-06-10踐行群眾路線 奉獻閩教“熱血”
- 2014-06-09用自己的奉獻去點亮別人的希望 用愛打破孩子心防
- 2014-06-05黃旭明:誠信經營 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