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了新房,更擁有一個幸福的新村。”周丕領說,“以前村里未通自來水,我們喝的是山上的水;村民用電,都是每家每戶自己搭電線,經常被風刮掉。電器一開,經常跳閘。電視也成了擺設,因為山上沒有信號。”林下自然村只有10多戶村民,一間店鋪都沒有。要想買個油鹽醬醋,村民都得到村外去,來回要趕6公里的山路。周丕領的一個哥哥早在2002年就搬下山了。2006年,村里的老房子倒了一大片,周丕領看來不搬不行了。2008年,孩子到廷坪鄉中心小學讀書,周丕領的妻子不得不跟下來,照顧孩子讀書。起先沒有房子,一家人只能租房子住,每月要付租金200多元。
周丕領告訴記者,以前的曹地村和林下自然村沒有什么區別,只有8棟破舊的木房,連一條街道都沒有。2010年開始,廷坪鄉曹地村通過造福工程,6個偏遠自然村的211戶村民集中搬遷到曹地新村。一下子,新村積聚了人氣,村子也有了大變樣。“現在,新村形成三橫兩縱的格局,有5條街道、100多棟小洋樓,和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你看,現在的村子熱熱鬧鬧的,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往來方便,人氣很旺。”周丕領滿臉微笑地說,“以前住在舊村,由于路遠,親朋好友難得來一趟,即使本村村民,因為住得分散,走動也比較少,村里只能聽見雞和狗的叫聲。”現在,他的新家距村部不到5分鐘的路程,211戶搬遷戶都集中在一起,大家走街串門方便多了。
周丕領還對記者說,造福工程不僅讓他搬進新家,還讓他多了一份收入。原來,老房子的土地經過重新平整,變成了1畝林地,他在上面種下了100多棵杉樹,這些樹成材后,可賣不小的一筆錢呢。
周丕領的鄰居周木俤告訴記者,他以前住在離這3公里遠的里厝自然村,2012年搬入新家。村里有老人活動中心和公園,他一有空,就會去轉轉。他說:“我今年已經68歲,現在就想著多活幾年,在新村享享福。”
村支書周成墨說,村里還籌集了200多萬元,修建了1000多米的環村大道,建設休閑健身公園2000平方米,安裝了85盞太陽能路燈,并且建了村級衛生所、老人會、飲用水等工程,讓村民不僅有了新房,還有了新村。此外,廷坪鄉還支持村里50萬元,免費為村民新房統一進行立面改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2上杭縣通賢鎮通賢村打造“百姓富、生態美”新農村
- 2014-02-27“文化禮堂”讓文明清風勁吹新農村
- 2013-12-12建陽市將口鎮芹口新農村
- 2013-11-15仙游縣通過全省首個“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縣”驗收
- 2013-09-25福州市晉安區創建“樂富美”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