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借鑒《小蘋果》的“病毒式營銷”
藝術創新固然需要在精雕細琢、藝術手段等傳統方面,進行創新,但當下的藝術創新,更應該具有現代化、信息化的氣質,那就是和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建立密切對接,這才是創新的“新”的特質所在,而不一定非要沉溺在傳統的運作模式中,用大氣錢、大場面、大明星等效應,來轟炸完成,這種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創新”,更具有商業價值,顛覆價值。
當下,藝術品市場化的創新發展步伐,仍然有點遲緩,不少藝術品,距離廣大消費者的需要,特別是時尚需要,藝術創新,還有一定的距離,很多導演以及制片人,仍然把創新的手段,以及創作的目光,停留在傳統的封閉時代、自娛自樂時代,有的甚至仍然指望,大明星、大場面、大制作、大投入等,轟動效應,獲得市場價值、藝術價值。愿望可以理解,但是因為未能和消費者,完成親密對接,這種一廂情愿的藝術投入的市場效應,往往不夠樂觀。因為創作思想落伍于時代,因為創新思想不夠信息化,想得到火爆效應,不容易。
《小蘋果》火了,火的不僅僅是票房價值,市場價值,這種市場效應,地氣響應,這種互聯網模式的“大數據效應”,才是當下的藝術市場要“走出去”的,不可或缺的“現代化的杠桿”。(耿銀平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南京醫科大學發現漢族人乙肝病毒易感基因
- 2013-09-261歲娃感染輪狀病毒 家長當感冒治
- 2013-07-31香港一家安老院3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 2013-05-25閩家禽產業趨于穩定 未從家禽中檢出禽流感病毒
- 2013-05-09做好五步驟病毒遠離你 市疾控中心普及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