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留守兒童、貧困生
文明風7月21日訊 她叫李少蓉,1985年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志愿者協會副會長,“陽光公益”民間組織臨時負責人,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年間,一直默默地從事志愿者服務工作。福建日報、莆田晚報、湄州日報、福建東南網等多家媒體曾報道過她的志愿服務先進事跡。
她11歲時父親就與世長辭,生死離別讓她學會了堅強生活,在周邊好心人的幫助下,她挺過了一個個艱難的坎。點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今,她選擇了用愛感恩社會,用行動回饋社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用實際行動,默默地踐行著她的人生格言---心中裝有“愛”,行中有“奉獻”。
“拮據生活,愛心助學一幫一”
作為80后的她,盡管工資微薄,手頭拮據,但她仍節衣縮食,不僅培養了二個念大學的弟弟,2006年以來,她用有限的收入資助了一個又一個身陷困境者。鄰居小伙子小李是其踏上愛心之路后幫助的第一個人,他患小兒麻痹癥患者,家境困難,靠6年刻苦自學,2006年考上天津大學美術學院。目睹李偉身殘志堅,那時剛大學畢業,暫無收入,卻被李偉堅強地毅力深深地感動了,從此燃燒起她對愛心事業的熱忠,她經過努力為李偉爭取到了海峽都市報贊助的六千元助學金,并在李偉大學四年期間,不斷的鼓勵和支持他,共贊助生活費2000多元,如今李偉已走上社會,用自己的實力立足社會。
小吳是莆田第十中學的高中學生,他的奶奶患有哮喘病、嚴重心臟病,爺爺常年勞作,患有腰間盤突出,無勞動能力,承重的重擔全部落在了體弱多病的母親身上,2011年父親在異地打工時突然暴病已故,給窘困的家庭帶來巨大的打擊,得知情況后,自2011年至今,堅持不間斷的從微薄的工資里,每月固定無償捐助300元生活費,及時送到他手上,并多次到他家拜訪、捐物、捐款,她說對小吳的支助,會堅持到他到大學畢業……
這幾年,除了結對活動外,她以知心姐姐的名義,與周邊的孩子共成長。陳淑花、林梅金、林斌……這些貧困的孩子來說,他們是幸運的,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鼓勵、教導他們,讓他們更加自信、樂觀、堅強,為他們定期進行心理輔導和交流,讓他們順利度過青少年困難期,并把省吃儉用的錢,遞送到他們手中,以解決燃眉之急。用心感化貧困生和留守兒童,她說:“幫助受助者不僅是物質的給予,更應該關注受助者的思想動態,及時正確的引導孩子們,讓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青年志愿者肩上最重的任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1110水上救援志愿者隊夏季"服役" 3分鐘救起溺水者
- 2014-07-18福州大學志愿者來晉江 2天修了上百件家用電器
- 2014-07-18鯉城區圖書館成為“鯉城區黨員志愿者服務基地”
- 2014-07-17石獅青年志愿者協會
- 2014-07-16海滄區文化志愿者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