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皮膚一碰就會被粘住,要戴厚厚棉手套
血庫有兩臺單獨擺放的冷柜,看到柜門上顯示的數字,記者吃驚:-79℃!這個溫度幾乎達到地球表面的極限低溫。而在這個“小南極”,是“熊貓血”賴以生存的地方。
林雪琴說,之前很少有機會打開這兩臺“寶庫”,但最近頻頻開啟。在廈門血站倡議發動下,廈門稀有血型者成立了互助小組,平時如果遇到患者有需求,便會召集他們獻血。“人一年中只能捐獻兩次全血,那些‘熊貓血’實在是太珍貴了,更不能讓他們輕易獻血。”她說,稀有血型非常寶貴,在日常采血中采集到的這類血液,血站會進行超低溫冰凍保存。
產科手術中,一般需事先準備兩個單位(每個單位200毫升)的血液,以備產婦大出血時使用。有時候,醫院要求血站為稀有血型產婦備血,但召集志愿者備完血后,因產婦失血不多用不上,這些寶貴的血液也會被冰存起來。
對于需要冰存的稀有血型紅細胞,血站在其中加入冰凍保護劑(甘油),冷凍在-80℃的極低溫下,可以存放10年。打開柜門前,林雪琴先戴上了厚厚的棉手套。她說,在如此低的溫度下,是絕對不能用手直接取血的。“皮膚一碰到就會被粘住,會嚴重凍傷。”她說,新來的員工都會進行相應的崗前培訓,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生過因取血被凍傷的情況。
由于周邊地區的血站較少有稀有血型血液庫存,稀有血型互助組也沒有廈門完善,很多稀有血型病人也轉院來廈門就醫。這樣一來,廈門稀有血型用血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了。
記者體驗
逃離“極地” 暖意“愉人”
穿著短袖短褲站在冷庫門外,里面冷氣襲來,記者立刻感到膝蓋如針扎般刺痛,才幾秒鐘便直打哆嗦。身為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同樣穿著短袖衣褲的林雪琴,卻若無其事地將頭探進冷庫。
走進冷庫,仿佛一切都被凍住了,記者相機的鏡頭和眼鏡片上也蒙了一層薄霧,模糊不清。天花板、地板都裹著冰霜,兩側的貨架也是亮晶晶的,制冷器上倒垂下來的冰柱如同鐘乳石。
堅持了十幾秒,記者終于被刺骨的寒冷打敗,飛快地逃離了那個“極地”。一出大門,熱風撲面而來,頓時有一種時空錯亂之感。平時令人畏懼的35℃高溫,此時竟有了令人愉悅的暖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1莆田城廂區常太鎮派出所民警 樂當百姓的守護者
- 2014-06-23杜絕舌尖“剩宴” 守護舌尖文明
- 2014-06-23“誠信媽媽”用生命守護誠信
- 2014-06-18福州狗狗版“生死不離”:兩狗爭相守護死去同伴
- 2014-06-16愛心媽媽組“愛心家長護導隊” 成孩子們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