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法律來守護誠信
每個判決背后都付出大量心血
公正判案,讓失信者付出代價,是維護社會誠信的有效手段。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有時候,一些商業糾紛因為案情復雜、證據模糊、資金牽連廣,法官們不得不像警察一樣,先“破案”、再判案。為此,民二庭的法官們撬過化糞池、敲過房子的墻壁,還假扮路人跟老太太聊天……
倉山區蓋山鎮齊安村與福州新安駕校的商業糾紛就是法官們經過大量調查之后成功判決的。原來,齊安村將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出租用于駕校場地建設,而駕校不僅將土地破壞了,還不認賬,最后還要村民們退還押金及利息,不租了。
根據駕校提供的照片來看,這個場地的土地上寸草不生。“我們租這個場地已經三年了,如果是我們破壞的土地,早就長草了,哪會是這個樣子。”駕校辯解說。
“可就是你們挖的土,我們連祖墳都遷了,怎么能不認呢?”村民們十分惱火。
為了查找真相,民二庭的法官們悄悄來到齊安村暗訪,了解土地使用的真實情況。調查發現,場地的確是駕校破壞的,因為土質原因,偏偏不怎么長草。最后,民二庭作出判決,齊安村村委會返還駕校押金23萬元,駕校也應將訟爭土地返還給村委會。由于駕校已將土地深挖、破壞,駕校應向齊安村村委會賠償土地恢復原貌所需要的費用30萬元。
有一個抑郁癥患者自殺的案子,保險公司認為自殺是主觀行為,可以不賠。但根據醫學常識,有些抑郁癥患者因為病情嚴重,即使自殺也不能算主觀故意。
判這個案子,法官不僅惡補大量有關抑郁癥的知識,還調閱投保人所有就醫的醫療記錄,咨詢大量專家,最后判決保險公司敗訴。當死者家屬拿到判決書后,忍不住對法官們鞠了三個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7-28女子擺地攤起家守誠信 遇“塑化劑事件”主動送檢
- 2014-07-22龍巖十佳誠信星級飯店、旅游購物商店評選出爐
- 2014-07-22陳定魁:吃虧是福誠信是金
- 2014-07-21重塑社會誠信構筑網絡文明
- 2014-07-21“無人售賣不差錢” 福州友蘭苑小區誠信早餐攤投幣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