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能丟的傳家寶
??? 閩西新聞網訊(記者 梁熙)
??? 編者按
每年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成為漳州東山人的習俗,祭時每每熱淚盈眶。而谷文昌紀念館中的陳列物品則默默地詮釋著谷文昌精神。這位離我們最近的楷模正激勵著全省黨員干部牢記宗旨、艱苦創業。
與谷文昌同時代的焦裕祿,臨終前把一塊舊手表給哭成淚人的大女兒戴上。半個世紀以來,焦裕祿的后人始終牢記囑托,不搞特殊,努力工作。
優良的作風、家風,當然,還有優秀的歷史文化等,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報道的傳家寶的本質所在,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所蘊含的寶貴精神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動力之源。
傳家寶:閃光的精神紐帶
一個物件、一門手藝、一段良言,都有可能成為世代相傳的傳家寶,每個傳家寶背后都可能有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那么,究竟何為傳家寶?又該如何傳承?
圍繞這一話題,8月1—3日,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走訪了相關專家、學者、市民,并收集整理了一些網友的觀點,以圖詮釋傳家寶的真正內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艱苦奮斗是咱們的傳家寶
- 2011-05-17福州革命烈士后人曬傳家寶 毛主席回信珍藏半世紀
- 2009-09-22毛澤東親筆信成文人家族四代人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