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郭長沙、洪淑惠夫婦堅持捐資助學。
本報訊(記者 許雅玲 實習生 張蔚芳文/圖)10年前,晉江金井鎮鈔岱村小學舉行校慶,正好逢著當地村民郭長沙和洪淑惠的50年金婚慶典。老夫妻一商量,便開始了捐資助學的公益之路。如今,再過一個月,他們就結婚滿60年了,洪淑惠算了算,這10年來,他們資助了180多名學生,“我們老人家不懂得花錢,就捐出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挺好的。”
彌補遺憾 熱心捐資助學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鈔岱村村主任郭少璞前往郭長沙夫婦的家。村道旁,有一棟兩層的石頭房,從舊式樓梯走到二樓,一間簡陋的房間里,86歲的郭長沙和80歲的洪淑惠正坐著聊天。
談及公益,洪淑惠告訴記者,2004年,金婚的時候,老伴說要把積蓄拿出來,幫助村里那些因為窮苦上不了學的孩子。“我們有四個子女,都沒能順利完成學業,所以希望幫助那些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彌補心里的遺憾。”為著這個樸素的心愿,老夫妻同心攜手,家中墻壁上的老照片、柜子里的紀念牌,都是他們一路捐資助學做公益的見證。
省吃儉用 每月攢下退休金
幫助別人,很慷慨,自己生活中,卻非常節儉。郭長沙煙酒不沾,連茶也不喝,除了日常三餐外,每月開支就一項——理發。說到理發,洪淑惠滿是“責備”:“他啊,去理發,聽到理發師生活困難,原本只需付10元,他硬是給了人家15元。”而在一日三餐上,老夫妻喜食清淡,地瓜稀飯是最愛,硬是從牙縫里再“摳”出些錢攢下來。
就這樣,郭長沙將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及子女們給的生活費,全攢下來了。洪淑惠說:“他傻,攢著錢也不會花,倒不如捐出去,幫助需要的人。”相伴走過六十載人生路,洪淑惠雖然口氣里滿是“責備”,卻總是默默支持著老伴的舉動。如今,郭長沙的身體大不如前,聽力嚴重下降。采訪過程中,他一直安靜地坐在一邊。
助學10年幫扶180名學子
今年是他們結婚的第60個年頭,鉆石婚之際,再回憶從金婚那年開始的這條公益路,洪淑惠說,這10年來,他們陸陸續續用27萬元,資助了180多名學子完成學業。“他們夫妻倆的助學之舉確實讓人佩服。我印象最深的是村里面的一個女孩,她是由重度殘疾的父親收養的。十幾歲時,父親去世了,她跟著嬸嬸生活,后來考上集美大學。老人家除了原本給她的資助,又另外拿出來3000元幫助她。現在這孩子已經畢業了,成了一名空姐。”鈔岱村黨支部書記郭建群向記者說道。
除了助學,街坊鄰里的困難,兩位老人同樣看在眼里。鄰居有個阿婆,兩年內3個兒子相繼去世,洪淑惠便時常串門陪伴她,幫她減輕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并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生活。“不管是誰,遇到這種事都會幫。”洪淑惠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滿含深情。
郭長沙八十大壽時,還把兒女為他操辦生日的錢捐出來,為村里鋪了條“長壽路”。建祠堂、捐資老人會、獎勵優秀教師、帶頭成立村慈善基金會……為村里做過多少事,他和老伴也記不清了,“哪里需要,我們多多少少都幫,錢不多,但都是心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0880后女教師8年愛灑助學路 提供資助給予關愛(圖)
- 2014-07-08榕女教師蔡麗八年無私助學 為山區貧困學子圓夢
- 2014-06-16泉港山腰街道:愛心助學助教蔚然成風
- 2014-06-16三明市紅十字會組織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 2014-05-28南平市婦聯舉辦春蕾助學、關愛留守流動兒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