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著力素質提升,創和諧之城。一是抓市民素質教育。印發《福安市市民文明素質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福安市民文明禮儀手冊》,以“做文明有禮的福安人”的主題,在機關單位和市民中開展文明素質教育活動。深化“道德講堂”建設活動,組織身邊好人、先進典型走進道德講堂,增強教化育人的效果。加大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和投票評選力度,讓廣大市民成為參與者、實踐者和受益者。兩年來,已有5人榮獲省、寧德市道德模范,4人榮獲省、寧德市美德少年;9人榮登《中國(福建)好人榜》。利用手機彩信、今日福安、掌上福安和文明辦微信、微博等媒體,利用公共場所設置“講文明樹新風”系列公益廣告,利用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宣傳,把文明的思想融入人們心中。以各種形式,經常性組織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志愿服務精神,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志愿服務,形成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抓農民思想教育。利用宣傳文化活動中心、黨校、農民夜校及圖書閱覽室、宣傳欄等農村文化教育陣地,多種途徑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中國夢”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圍繞涉農問題的一些法律法規,采取召開村民代表會、現場說法、走訪群眾等方式,引導農民增強遵紀守法意識。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分清是非、善惡、美丑、榮辱界限,發揚傳統美德,營造文明新風。三是抓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設立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援助平臺“春雨熱線”、十百千萬工程福安市心靈家園、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為未成年人健康發展服務;建立各中小學校、社區“綠色網吧”,大力推廣綠色上網工程,推進網上德育進課堂進課時;組織開展“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黃李貴先進事跡報告會、“百名先進典型進校園”巡講活動、“雷鋒大隊”旗幟傳遞等道德實踐活動,讓廣大未成年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四、著力文化提升,創快樂之城。一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通過實施社區文化建設“五個一工程”活動,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即: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一套較為完善的文化設施體系、一支充滿活力的文化志愿者隊伍、一批有特色的社區文化精品節目、一個富有文化內涵的社區品牌,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二是弘揚傳統特色文化。以“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為契機,加強對以畬族文化、茶文化、古文化、紅土地文化、廉政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福安地域特色文化的傳承發揚,增強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輻射力。三是營造全民讀書氛圍。連續開展三屆“讀書月”活動,舉辦書香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社區)、進企業、進軍(警)營等五個系列15項活動,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形成全民參與、共同學習的文化氛圍,從整體上持續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
?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18文明創建要敢于“舍近求遠”
- 2014-08-11深化文明創建 福清市開展“道德講堂”總堂活動
- 2014-08-08廈門湖里區用剛性制度確保文明創建常態化
- 2014-07-31推動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新羅區迎接創建考評
- 2014-07-31湖里區婦聯采取有效措施 積極推進文明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