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黃祖賢致力于做好基層文化宣傳工作。
人物名片
“最美文化員”獲得者
姓名:黃祖賢
年齡:52歲
籍貫:惠安
職業:惠安崇武鎮文化站站長
簡介:黃祖賢負責的崇武鎮文化站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評為“全省農村文化工作先進單位”。他是泉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也是《泉州晚報》優秀撰稿人。他在泉州市第二屆基層“最美人物”評選中獲選為“最美文化員”。
核心提示
“我是一名生于石頭古城邊,泡著大海風成長,沒走幾趟遠門,長期服務于故鄉的崇武人。這里有我最喜愛的鄉土民風,有我賴以生存的養分和情感,有我的親人和良師益友。”這是黃祖賢個人作品集《美哉崇武》后記的一段話。這位在基層文化宣傳工作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余載的文化員,憑著一顆熱愛家鄉、熱愛文化事業的心,任勞任怨,踐行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記者許雅玲 實習生 肖楚君 文/圖
村村辦書屋 閱讀蔚然成風
高中畢業后,黃祖賢當過5年教師,后又受聘為涂寨鎮、崇武鎮報道組組長,1995年底負責崇武古城風景區管理,1999年開始擔任崇武鎮文化站站長。在文化基地建設上,他努力爭取各級支持,將鎮文化站藏書從3000冊增加到現在的3萬余冊,建設成為惠安縣藏書量最大的文化站,并率先創建了福建省文化信息網絡試點。
為了讓農民都看上書,他熱心指導各村辦好農家書屋。連續七屆被評為福建省文明村的崇武鎮潮樂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特色村。在這里,黃祖賢指導成立了農家書屋。書屋內有各類圖書6000多冊,配有各類報紙雜志和數10冊本地鄉土文藝圖書,設有“未成年人優秀讀物”和“新三農”等專柜,被評為“福建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先進單位”。潮樂村農家書屋除了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目前,在書屋辦理借閱證的達1000多人,每天有五六十人到書屋借閱。
文體社團多 農民樂享生活
夏天的崇武文化廣場人山人海,持續20多天的夏季籃球賽剛結束,象棋擂臺賽又開始了。交誼舞、健身廣場舞、民樂隊等文體社團也匯聚于此。這都要得益于黃祖賢對文體社團的引導和扶持。目前,黃祖賢在崇武鎮組建了30個文體社團,共有會員近3000人,社團類別涉及籃球、乒乓球、象棋、燈謎、楹聯、信鴿、南音、花卉盆景等。他說,“普及社團,是想讓更多人通過社團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在對外文化交流上,他協助辦好文學刊物《崇武文學》和《海韻》,參與崇武文化發展促進會的創辦工作及《魅力崇武》季刊的編輯工作,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好評。他堅持創作文學作品、采寫新聞報道,是本報的優秀撰稿人,還正式出版了文化作品集《美哉崇武》。
整理家鄉史 保護古建遺產
黃祖賢經常對同事和周邊的人說:“為家鄉做事是我最大的自豪和最好的慰藉,因為我愛我的家鄉!”
每年,他至少引導接待40多批各級媒體記者、文藝家、民俗專家學者以及院校學生到崇武采訪、采風。他還認真組織做好文史資料的挖掘、搜集、整理,為崇武文史工作和上級文史研究部門提供大量史料。他執編的《崇武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匯編》和參與編寫的《魅力名鎮——崇武》、《崇武鎮志》等書籍得到廣泛好評。同時,他積極爭取資金,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崇武古城、縣級以上文保單位和轄區古建遺產的保護、修繕和宣傳做了大量工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06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10名“最美社區人”先進事跡
- 2014-09-02泉州“最美環保人”楊瑩:奉獻20載 致力創建生態縣
- 2014-09-01“最美農民”王福如:身殘志堅創業忙 無悔青春獻三農
- 2014-08-29武平縣開展“第二屆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
- 2014-08-26最美“配角”讓青奧綻放閃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