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通過勞動鍛煉,培育學生責任、自理、公益、節儉意識和能力的良苦用心,南昌大學在試點基礎上,全面推行校園內大學生“自主保潔”。然而,“新法”一出,遭到幾百名學生聯名吐槽,反對聲一片嘩然,理由是“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習”。
對此,周創兵校長堅稱:開始有些不適應很正常,觀念和模式轉變有一個陣痛過程,也暴露了具體工作上的不夠周到和后勤保障設施、制度的不適應不完善,可作改進,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打不得退堂鼓。
平心而論,南昌大學的大學生“自主保潔”,確是關愛學生、踐行教育以育人為本的的“破冰”之舉,是對學生社會責任心和公民素質能力的檢驗、矯正和補課。
當今學生體力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問題有目共睹,如靠大道理空洞灌輸,學生會逆反抵觸不買賬,再說社會土壤也積習了一些認識誤區。比如,大學生放假在家洗個碗,就有鄰居“好意”勸阻:大學生是要成家立業干大事的,洗碗之類的家務活將來自有媳婦干。
當然,也有大學生暑期自主打工的,通過流水線上流汗勞作、餐廳里殷勤端盤和設計室里打下手,他從不得不按時早起,到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終于覺悟到天上不會掉餡餅,一份辛苦才有一份收獲。
周創兵校長就拿自己上大學的孩子作過“試驗教材”:孩子撿拾變賣舊報紙等廢品,回家路上口渴,竟舍不得買一根冰棒吃,因為辛苦多天可能不賺反賠,由此他懂得錢來得不易,也懂得感恩珍惜。
“自主保潔”之所以引來眾多學生說“不”,還需從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后勤保障方面找癥結,加以改進完善。戮力前行,繞過礁石,穿過山重水復的曲徑,一定會進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一項新的管理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給一貫少勞動的大學生帶來負重不適感情有可原。關鍵是對學生的反響和訴求高度關切和回應,引入人性化、科學化、差別化、靈活性管理,以贏得多數師生的理解、贊同、參與為前提條件。諸如學生意愿的尊重,思想的溝通、宣傳、疏導,后勤設施及責與利的配套調適,身體、作息、精力的分配調劑,都需要細化、磨合、融合。
育人的新策,自助公益的先導,由“說教”到“力行”教育方式的轉變,開創了教育育人改革的先河。愿南昌大學“自主保潔”不斷完善,其模式和理念推而廣之,塑造積淀為新的校規、校風,引領時代潮流,蔚為勵志向上的社會風尚。(特約評論員:李和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2大學生“不務正業” 繪制“兔子漫畫”萌翻網友
- 2014-09-1119歲準大學生樓頂睡覺摔下 成我省首例捐獻心臟者
- 2014-09-1019歲準大學生自制微電影 作為中秋禮物獻給大家
- 2014-09-10福州大學生發起“斷奶行動” 倡導獨立報到(圖)
- 2014-09-09女大學生勇救人不留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