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價值觀培育主陣地的神圣使命。在思政理論課教師們看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如何解讀?應如何幫助青年扣好價值觀形成鏈條的“第一粒扣子”,使其“放飛青春夢想、實現人生出彩”?光明日報就此進行了調研,并特邀請五位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骨干教師,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主持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正確認識。各位老師對此有何理解?
王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夢就是中國好日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好活法。我覺得這是一種對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關系比較貼切的通俗表述。任何“好日子”的實現,都需要遵循一種特定的“好活法”,在特定價值觀的指引和規范下謀篇布局、展開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使全體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疑就是這個“最大公約數”。它之所以能夠最大限度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是因為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奮斗目標層面、制度建設層面、道德生活層面的統一,也是繼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反映時代精神與時代要求、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統一。
王為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后,更加鮮明而全面地描繪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圖景和精神追求,也指明了作為個體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目標追求。它的提出,意味著我們黨對于中國未來發展有了更加強烈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實踐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的現代表達和中國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價值前提,規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問題領域和理論觀點,全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構造都應當被設定為對這一價值觀的理論辯護和實踐這一價值觀的方法論說明。因此,對于“原理”課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是附加的偶然的內容,而是其教學內容本身,要把它作為核心內容,統領全部課堂教學。
劉新玲:一個國家只要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價值,一定能體現在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像空氣那樣使“百姓日用而不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人的“空氣”,在內容上,必定包含著中華傳統價值觀的基因,是傳統價值觀的傳承和升華;也必定同當代中國人正在為之奮斗的中國夢相結合,因為價值觀本質上反映了制度的性質,同時反映了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在方式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和精神世界,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
徐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個體贏得社會認同,社會實現和諧穩定,國家獲得前進發展的核心凝聚力。反之,從個人角度看,價值觀的缺失會導致個體行為失范,并引發信仰危機。從社會角度看,價值觀的缺失會導致整體道德滑坡,加劇群體無理性。從國家層面看,價值觀的缺失會降低國家的凝聚力,喪失改革發展的主心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8尊師重教 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4-09-18三代人關愛棄嬰唱響核心價值觀之歌
- 2014-09-15南安市“四個注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
- 2014-09-14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藝創作
- 2014-09-09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舉行“核心價值觀記心中”少先隊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