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國旗手是如何煉成的 2014-10-03 11:58:51 來源: 我來說兩句 |
自1995年7月3日清晨國旗班首次將五星紅旗升起在人民廣場上空,已經過去了19年,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十中隊國旗班總計完成國旗升降任務9000余次。升旗手林孝誠(左一)和戰友們將上海人民廣場的國旗降下。 |
天蒙蒙亮,上海初秋的清晨略微有些涼意。時間定格在5時57分30秒,升旗手林孝誠和護旗手從市政府禮賓大道出發,走40個正步到旗桿座下。伴著嘹亮的國歌,林孝誠揮動右臂,將國旗撒向空中,利索地劃出一道弧線,五星紅旗迎風展開。1分24秒后,國旗升至旗桿頂端,飄揚在人民廣場的上空。到傍晚6時,林孝誠和戰友們又會準點將國旗降下…… 這樣的場景,在上海人民廣場每天都會準點上演,風雨無阻,成為了上海市中心一道亮麗的風景。負責國旗升降的,是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十中隊的國旗班,這個班由20多名身高在1.82米至1.90米之間的“90后”戰士組成。外貌帥氣、身姿挺拔的“90后”國旗班戰士,展現給人們的每一個標準軍姿、每一個精準無誤的步伐、每一個干脆利落的撒旗動作,都離不開艱苦訓練和辛勤付出。 在國旗班的訓練場上,兩根桿子間拉起一條背包帶,戰士們站姿挺拔,一字整齊排開,目視前方。為了避免頭部前后晃動,戰士們頭頂磚塊;背上綁著木質的十字架讓背部更挺直;兩膝間、手縫間夾著撲克牌能監測到戰士身體極其輕微的放松;為訓練脖子不歪,領口被別上大頭針……這樣嚴酷的站姿訓練,無論刮風下雨,每天上午下午雷打不動各兩個小時。 除了站姿訓練,升旗手和擎旗手又額外增加了多項訓練內容,為了適應重量,戰士們把旗子打濕,再綁上沙袋,原本約十斤的五星紅旗至少會增加到約四五十斤,經過兩個小時的訓練,擎旗手的右肩膀會腫一大圈,食指和中指根本合不攏……國旗班這些年輕的戰士們,流過數不清的汗水和淚水,澆筑屬于他們的榮耀時刻。 自1995年7月3日清晨國旗班首次將五星紅旗升起在人民廣場上空,已經過去了19年,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十中隊國旗班總計完成國旗升降任務9000余次。文/攝賴鑫琳朱博 一名老戰士在帶新戰士訓練站姿。 國旗班的新戰士在頭頂磚塊訓練,每天要保證4小時的站姿訓練。 這些用報紙包裹的磚頭,訓練的時候會放在戰士頭頂上。 戰士們手里夾著撲克牌,以保證站姿紋絲不動。 升旗手林孝誠在訓練將國旗撒向空中。 升旗手林孝誠(左)和護旗手在訓練收國旗。 升旗手林孝誠(左)和戰友一起在反復練習將國旗綁在旗桿上。 一名升旗手在訓練中手指抓住國旗。 一名升旗手在訓練抓住國旗。 兩名戰士在訓練將降下的國旗平整收齊。 國旗班的戰士們在訓練平整國旗。 在訓練中一名護旗手戰士手執旗桿目視前方。 一名新擎旗手在接受旗桿重壓訓練。 國旗班的戰士們在訓練結束后收拾訓練的道具。 升旗手林孝誠(右)在更換軍裝準備傍晚6點的降旗儀式。 一名國旗班戰士在整理內務。 國旗班的戰士們在穿著軍裝。 戰士們在降旗儀式前整理軍容。 升旗手林孝誠(左一)和戰友們將上海人民廣場的國旗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