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點滴體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提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被仨鴼v史,文藝在民族進步發展的偉大征程中始終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從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到封建王朝鼎盛時的唐詩宋詞,再到近代救亡圖存時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包括文藝發展在內的文化繁榮始終與中華民族的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充斥著功利浮躁的現代社會面前,充分認識到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到文藝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是新時期對于文藝發展的新要求與新任務。
堅持以人民內在需求為核心,創作優秀文化精品。藝術可以放飛想像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而不能單純的把低俗當通俗、把欲望當希望、把感官娛樂當作精神快樂,出現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精品之所以為“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以人民群眾急需的精神食糧為內容,彰顯社會信仰之美、道德崇高之美。
堅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活用主流文化形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基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創建了以儒家、道家等為代表的思想知識體系,記錄了蘇軾牧羊、岳飛報國、鵲橋相會等諸多千古流傳的真實事件,誕生了以京劇、書法為代表的戲曲、舞蹈、音樂等諸多藝術形式。但同時,傳統并非不創新,古典也并非不時尚。新的時代條件下,適應觀眾新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電影、動漫、游戲、電視劇等現代文藝形式,才能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美學精神,帶給觀眾更好的藝術作品。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央視聚焦廈門創新城市治理 文藝曾厝垵成生動案例
- 2014-09-30東山縣中興社區舉辦“迎國慶、慶重陽文藝茶話會”
- 2014-09-30仙游縣:鯉南中心舉辦慶國慶文藝匯演
- 2014-09-25讓文藝走向大眾 集美文藝講堂系列公益講座開講
- 2014-09-22文藝作品理應撐起時代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