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據10月15日新華網)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這無疑是習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最佳贊賞,也為文藝創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筆者以為,文藝工作者不僅僅是掌握一門或者幾門專業知識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有擔當,是社會的靈魂,是能夠觸及人向善向上的靈魂,引導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是良知的守護神,是道德的衛士。文藝工作者要做好兩件事,或者說是兩個責任,一是專業的文藝知識,做好自己的研究,做好自己的學問;二是促進精神文明健康發展,引領社會價值輿論,倡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始終站在同一條線。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
當前,我國文藝創作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勢頭良好。但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也不乏質量低劣、低俗媚俗和過分娛樂化的作品。比如某些綜藝節目,在收視率的拼殺下,品位沒了、風格低了,批評、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
據一項收視調查顯示,56%的受訪者認為現在電視娛樂節目趨于庸俗,過于泛濫;42%的受訪者認為其品位不高,低估了觀眾的智商和審美標準。當然,電視娛樂節目不能否定文藝本身,究其原因,還是文藝創作時,沒有在“人民”二字上下功夫,沒有注重“人民”的精神價值的體現。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中國夢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目標、物質目標,也包括價值目標、精神目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夢”,“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文藝作品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兼顧經濟效益,不沾銅臭,這才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所在。這也是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反復提到“人民”二字的根本所在,就是要文藝工作者跟人民心貼心、心連心,要跟人民有充分的情感交流。
文藝創作要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生活,心系“人民”的形,扎根“人民”的心,既要針砭時弊,更要宣揚凡人善舉,傳播正面能量。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文藝工作必將“百家爭鳴”,定能體現偉大的“中國精神”。(姚順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7堅持文藝作品的人民性
- 2014-10-17文藝接地氣 給力中國夢
- 2014-10-17文藝也要走群眾路線反四風
- 2014-10-17文藝創作要在“接地氣”上下功夫
- 2014-10-17堅持德藝雙馨 繁榮文藝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