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馬姓入閩始祖也是馬英九祖先
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鄉南山村馬氏宗祠中,供奉著當地馬氏一世祖馬發龍的牌位。馬發龍為馬姓入閩始祖,也是臺灣馬英九先生三十七世祖,涉及閩臺宗親關系。為調查核實馬氏家訓詳細情況,清流縣方志辦主任曾嫦珊等2名干部在清流馬氏宗親會會長馬玉坤引領下,驅車40公里到連城縣四堡鄉馬屋村,到馬屋馬氏宗祠實地查看、翻閱《馬氏大宗大族譜》,拍攝《馬氏千七郎公宗祠訓誡各十條》等家訓資料圖片,并與當地馬氏宗親會長及部分長老座談交流,了解情況。之后,返回20多公里外的清流縣賴坊鄉南山村馬氏宗祠(其與馬屋馬氏共一脈)調研,拍攝到世界馬氏宗親會臺灣總會贈送的馬英九家訓題聯“萬事皆空義不空,黃金非寶書為寶”。
提到家訓,馬氏長老們都說打小父母就用家訓教育他們,家訓既是規范、約束宗族言行舉止的家法族規,其中體現的優良品質也是團結、維系馬氏宗親的精神紐帶,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對當今的年青人仍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一定要世代相傳,發揚光大,后輩才不會忘祖忘宗。
家訓節選
原文: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遇而安之。(《朱熹家訓》)
解釋: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大,我一定遠離他。不隨便議論別人的缺點,不夸耀自己的長處。對有仇隙的人,要用講事實擺道理的辦法來解除仇隙。對自己有誤解有埋怨的人,要用坦誠正直的態度來對待他。
原文: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朱熹家訓》)
解釋:別人有小過失,要諒解容忍。別人有大錯誤,要按道理勸導幫助他。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不恰當的事或壞事,應該幫助他改過,不要肆意夸大宣揚他的錯誤。別人做了好事,應該向他學習,多加表揚。
原文:“汝能心心愛國,心心愛民,即屬行孝于我?!保旨偧矣枴妒緝簳罚?/p>
解釋:“你能一心一意為國家、為人民效力,就是對我最好的孝順。”
原文: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陳嘉庚家訓》)
背景:陳嘉庚先生的兒子陳國慶在《回憶我父親陳嘉庚》(中央文獻出版社)中有相關故事:我父親非常疼愛我們。惟其如此,他對我們的要求特別嚴格。他一生辛勞,積攢了大量的錢財,全部捐給了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我從學校畢業后,進了父親的工廠,他對我說:“從現在起,你應當自立了,不要依靠我,我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都不會留給你們?!蹦菚r候做工要從早晨7點干到晚上10點,每天三頓飯都在工廠里面排隊吃食堂。
東快記者林丹/文 圖由省方志委提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09三元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9-28好家風好家訓,請您曬出來!
- 2014-09-26三明市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8-22永定:《土樓祖訓》一書出版 美德家訓引共鳴
- 2014-08-20[我的家風]于博浩:我在家風家訓熏陶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