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背后各方人士走村入戶、深入古民居、宗祠,歷時一年編撰而成;充分反映福建人民的價值追求
在連城縣四堡鄉(xiāng)馬屋村馬氏宗祠進行馬氏家訓調(diào)查,與馬氏長老們座談
福建能在全國首先編出這樣一本精彩的地方性家訓集,也因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提供了豐富的可選素材。
《福建家訓》的責任編輯林鼎華說:“家訓是文化的一個部分,從中可以看出福建的人文薈萃。”宋室南移之后,福建受到了朝廷的空前重視,在文化上也成為強省,被稱為“海濱鄒魯”,涌現(xiàn)出了各種各樣的人才,福建的朱熹也成為了我國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歷史上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朱熹”的說法。到了近現(xiàn)代,福建更是群星閃耀,林則徐、嚴復、林覺民、陳嘉庚、冰心……在政治、軍事、文學等各個方面都極有影響力。
“忠孝”、“耕讀”是特色
劉祖陛告訴東南快報記者,所有的家訓主體就是講“齊家”,而提倡“忠孝”、“耕讀”傳家是《福建家訓》的特色。
孝是為人的第一要義,在家訓中“要善事父母也”就被屢屢提及,而書中第二篇家訓,《蔡襄家訓》的第一句就是“事父母之道曰孝,天之性也”。
同時,編輯團隊在編譯解讀時,還賦予這些家訓以契合時代要求的內(nèi)容。如家訓中體現(xiàn)的“忠”,本為臣子對帝王的忠誠。朱熹家訓云“臣之所貴者,忠也”,而劉祖陛認為,這里的“忠”,在當今應解釋為“忠于職守,忠于事業(yè)”。
此外,福建的家訓還體現(xiàn)了不少“耕讀”傳家的思想,勉勵子孫勤奮向?qū)W。例如書中就收錄了朱熹手跡條聯(lián)“讀書起家之本”、王見川家訓《勉讀詩》、楊時家訓《勉勵歌》和《勸學》等。
本書的責編林鼎華說,在編輯過程中,他十分感動于家訓中強調(diào)“忠孝”、“耕讀”所表現(xiàn)出的對國家的忠誠,對民族文化的維護,和對后世子孫的愛護。
這些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優(yōu)秀家訓,充分反映了福建人民的文化品位和價值追求,集中體現(xiàn)了“愛國愛鄉(xiāng)、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對于運用福建文化和福建精神凝聚人民群眾愛家敬業(yè)、奉獻社會精神,推動建設“生態(tài)美、百姓富”的福建具有重要意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09三元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9-28好家風好家訓,請您曬出來!
- 2014-09-26三明市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8-22永定:《土樓祖訓》一書出版 美德家訓引共鳴
- 2014-08-20[我的家風]于博浩:我在家風家訓熏陶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