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舊門窗鐫刻的《朱熹家訓》
漳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林雪芬為收集資料,在單位的資料庫里沒有找到就到圖書館里查找,有時還去不對外開放的藏館里找。由于時間較久,書籍保存的不是很完整,封面基本上都破損了,有些邊角都被蛀蟲咬過。由于藏書不外借,只能在圖書館大致將一整本書翻過,再摘取自己認為其中比較有意義的篇章,拿相機將其拍下,回到單位后再整理。如此多次,才完成資料的收取。
找到相關的資料后,便是整理。由于沒有文字資料,只能先將照片上的資料打成文字稿,最麻煩的地方是資料都是繁體字,而且都沒有標點。將繁體字整理成簡體字再加上標點符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整理出來后,便是翻譯了。按照先直譯再意譯的辦法,逐字逐句翻譯過去,有些翻譯后意思生硬,無法連貫的,再上網查找相關的典故,加深理解,再將他們串起來理順。如,林雪芬在整理和翻譯《女學自序》“風俗醇美,家室和平,鼎元將歌《關雎》、《麟趾》之詩,拜手稽首而揚其盛云。”時,結合前文的內容推斷“揚其盛云”中的“云”是作為句末語氣詞來處理得,這樣“揚其盛”就比較好理解了。
除了發動整個系統收集以外,省方志委還專門到省圖書館收集專題資料,在那里,他們找出了福建清代孟超然編寫的《家誡錄》,其中收錄了全國各地的家訓,自然也包括有關的福建的家訓,朱熹家訓就是從這本書中選出的。此外,《福建家訓》中唯獨的兩篇不屬于福建人的家訓也是從這本書選摘。編纂委員會編輯劉祖陛介紹,這兩篇家訓是《諸葛亮家訓》和《朱柏廬家訓》,它們分別留下了名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由于這兩篇家訓影響比較大,又被收入福建人所編的書中,所以也選進了《福建家訓》。
雖然過程幾多艱辛,歷時一年才編撰完成。不過本書的責編,海峽文藝出版社的林鼎華說,在整理的過程中,編輯們也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增長了見識,并深深佩服前人的修養,從而也為福建富饒的文化遺產感到光彩。
東快記者林丹/文 圖由省方志委提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09三元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9-28好家風好家訓,請您曬出來!
- 2014-09-26三明市開展“曬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巡展活動
- 2014-08-22永定:《土樓祖訓》一書出版 美德家訓引共鳴
- 2014-08-20[我的家風]于博浩:我在家風家訓熏陶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