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0月31日訊(通訊員)泉州市緊緊圍繞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把“創城”打造成為提高城市綜合實力、實現“百姓富”與“城市美”和諧振共振的重要載體,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一是完善創城長效機制。健全領導機制。將創城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任用內容,嚴格實行領導目標管理責任制。測評項目細化分解到各級各相關單位,做到文明城區創建與經濟建設、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同規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落實保障機制。建立公共財政、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多元投入機制,切實為創城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撐。文明城區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經費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并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投入。重視文明辦機構建設,落實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和區志愿服務指導中心編制,配齊人員。強化督查機制。針對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場環境、社區管理等方面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并抓好整改。實施問責問效,把創城工作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和年度機關績效考評內容,獎優罰劣。利用創建舉報電話,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和快速辦理、反饋、督查機制,辦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
二是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在黨政機關、學校、企業、農村、社區廣泛開展理想信念、形勢政策、反腐倡廉學習教育活動;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著重圍繞社會道德規范養成、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健康知識等內容,在主干道顯著位置、群眾集聚地設置大型宣傳牌、公益宣傳標語,在政府網站、電視臺等進行滾動宣傳;推進文明餐桌行動,開展“反對大操大辦,倡樹文明新風”、深化文明餐桌、勤儉節約志愿服務、節約型機關創建、勤儉節約公益宣傳五大系列行動,以餐館、學校、黨政機關、企業為重點,評選表彰10家“文明餐桌示范店”、10家“文明餐桌示范餐廳”、10家“文明餐桌示范食堂”為示范單位,全面普及推廣;抓好志愿服務,成立區志愿者協會、鎮(街道)志愿服務中心、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目前注冊志愿者近萬人,各類志愿服務隊伍120支。結合“三關愛”內容,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義診下鄉、文化宣傳咨詢、生態環保等活動;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舉辦文藝晚會、燈展、北管會唱、公益慰問、中華經典誦讀、全民健身、書畫筆會展覽等群眾性節日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推進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成功舉辦三屆“感動泉港?道德之光”人物評選表彰活動,發動社會各界通過資金幫扶、結對幫扶、志愿幫扶等多種形式,幫扶生活困難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
三是提升城市整體品位。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實施路網暢通、精品培育、市政建設、配套完善“四大工程”,三年來投入67.5億元,建設城建項目83個;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啟用“數字城管”,強化衛生考評、市容管控和市政維護,建立城區主干道廣告使用權經營機制,制定城市管理規定,實行分級歸口管理和條塊結合的城區管理體制。
四是夯實基層創建基礎。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文明社區創建。深入開展科技、文體、衛生、法律、環保、交通“六進社區”活動,完善社區公益性文化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廣場舞、戲劇、乒乓球比賽等文體活動,組織文明單位與社區開展共建聯建活動,建立健全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建設平安小區、平安樓院,營造安居樂業的人居環境。深化文明單位創建。加強對文明單位的培育和指導,落實文明單位屆期管理、動態管理和目標管理,全區已建成各級文明單位84家。廣泛開展“道德講堂”建設和道德教育實踐活動,舉辦道德講堂200多場次,實現道德講堂在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全覆蓋。深化文明行業創建。在窗口行業深入開展文明窗口、文明標兵評選表彰活動,2012年以來,共有11個窗口、21人次獲得各類先進表彰。以食品行業、窗口行業、公共場所三大領域為重點,大力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評選出“無假貨示范街” 1條、信用村20個、信用戶210家。(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31泉州市鯉城區江南街道四抓四促推文明城區創建
- 2014-10-30惠安縣積極貫徹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精神
- 2014-10-30漳州市薌城區積極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 2014-10-30晉江市貫徹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精神
- 2014-10-30清新福建 生態八閩——福建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