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風”,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哉其中!經過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生活在威海的每個人都能直觀的感受到,在“文明大考”中,我們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整潔、更加有序、更加有禮。然而,仍有少數不文明行為,給美麗“抹黑”,給城市“添堵”。
做文明市民,需要善小而為的文明習慣。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往往代表著一個人的文明素養,一個人的文明程度,也往往從他的一言一行窺見一斑。當你把果皮紙屑扔進垃圾桶,就是文明;隨手丟棄,你的文明形象就會丟分;在紅燈亮起來的時候,等一等便是文明,跨越一步就留下了不安全的隱患……對個人如此,同樣商家的細節舉動也在接受文明的考驗。在公共場所隨意亂發小廣告,你的文明名片隨之就減少了一張;在社區樓道亂涂亂寫,你的不文明隨之也留下了“印記”;探頭經營、占道經營的時候,你的誠信通道或許也被“阻斷”……
做文明市民,需要換位思考的處事態度。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是家園的一分子,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大家的視線里,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影響。養成文明行為,利人利己。試想,如果我們都能有序停車,豈不是給他人留下了方便,也給自己的出行留下了“余地”。其實,學會換位思考,方便了他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同樣,不文明行為,損人不利己。一次不經意的闖紅燈、亂穿馬路,可能就會引發一場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隨手扔掉的西瓜皮、煙盒,可能就會給路人或環衛工人帶來意外的傷害,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隨手丟掉的煙頭,可能就會引發一場火災,也就破壞了安全的生活環境……
做文明市民,需要身體力行的行為自覺。生活在這個城市里,這兒就是咱們共同的家,每個生活在威海的人,都是這個城市的主人。我們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帶頭遵守文明秩序,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的人就少了,亂扔垃圾的就少了,亂停亂放的就少了……文明的“加減法”就是如此的神奇,不文明的行為習慣減掉后,文明的自覺行為就會逐漸累加。如果每個人都做到了,個人就會帶動家庭,家庭就會帶動社區,社區就會帶動整個城市。這樣一來,我們的城市才會更加有序、文明和美麗。
同住一座城,共愛一個家。在“文明大考”中,每一位市民都是文明威海的名片,你我文明,城市便文明!(李忠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5怎樣文明乘坐公共汽車
- 2014-11-25怎樣文明騎車?
- 2014-11-24石獅文明市民宣講走進第四實小
- 2014-11-24馬尾區“文明餐桌行動”再發力
- 2014-11-24泉港區:“傳播科學家教 弘揚家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