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19日在中國網絡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鄔滄萍、運起榮、尉鳳英、李賀、姚梅芳、喻朝芬、崗祖、楊格桑、魏世杰、陸良等17位“最美老有所為人物”的先進事跡。發布活動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鄔滄萍等17位“最美老有所為人物”的表彰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們先進事跡的短片,現場展示并誦讀了反映他們先進事跡的楹聯和詩詞。主持人對“最美老有所為人物”成員代表進行了采訪。“全國孝老愛親最美家庭”代表任全來向他們頒發了“最美老有所為人物”榮譽證書。(2014-11-20《光明日報》)
“莫道桑榆晚、彩霞尚滿天”形象地告訴我們日到桑榆雖然是晚景了,而滿天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鄔滄萍等17位老人的表彰決定,讓我們看到了這17位老人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他們奮發有為、發揮余熱,有的耄耋之年奮戰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有的為老服務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有的心系邊陲支援新疆醫療事業,有的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在他們身上,集中展現了當代老年人的良好精神風貌,他們不愧為全國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的榜樣,不愧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
筆者常常聽到有些人在退休之后,感到迷茫,覺得人生從此百無聊賴,在家養老度光陰。不知道,這17位“最美老有所為人物”的事跡播出后,有這樣想法的老人是不是應該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才叫“老有所為”?生命的長短和年齡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生命的厚度卻和年齡似乎沒有任何關聯,只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一天,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同樣可以為社會貢獻余熱,讓我們的夕陽變得更加美麗。雷鋒同志說過,我們都是一顆螺絲釘,只要社會需要,我們就該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我們的作用。人老了,精神和體力都不如年輕人,但是我們的熱情和追求美好的心卻不應該減弱,只有保持年輕的心,火熱的情,我們才會在不同的崗位上,依然對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有無法推卸的責任,也會主動像表彰中的這17位老人一樣,可以為社會、為家庭、為我們自己創造出許許多多個“最美”!
如何讓自己老有作為,除了全社會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營造“尊老、敬老、孝老”的良好氛圍,我們的老人也要主動地融入社會,用自己的能力為我們的社會繼續發揮余熱,走出家門,多參加力所能及的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做子女的要更鼓勵父母走出家門,多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政府也要積極為老人搭建健身發揮余熱的平臺,這樣不僅讓老人在活動中重新找回生命的價值,又能獲得高層次的精神滿足。相信,一個個“最美老有所為”才會社會發出更多的光和熱。(一匹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