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縣:5元錢“起步”,破解農村垃圾治理難題
縣、鄉以獎代補,既保障了農村垃圾處理經費,還解決了基層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
去年,在余坊鄉11個村(場)中,余源村垃圾治理工作總評是最好的。這意味著,村里可以拿到鄉里獎勵的1萬元。這筆錢加上村民繳納的衛生費,解決了該村垃圾處理經費問題。
以前,村級垃圾處理經費主要靠村財兜底,沒有列入財政預算,年均一兩萬元對于貧困小山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數目,缺口較大。現在,靠著政府的這筆獎勵,解決了“錢從哪來”的問題。
但是,并不是所有村莊都能拿到獎勵。在余坊鄉,一年分為4次考評,年終結合每季度考評得分情況進行總評,再確定出優秀、良好、一般、差4個檔次。被評為優秀、良好、一般的村(場),鄉里分別按10000元、8000元、6000元進行以獎代補;被評為差的村(場),給予通報批評。
同樣,縣里對13個鄉鎮也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鄉鎮需補上基礎設施這一薄弱環節,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中轉站,按人口比例設置垃圾箱、垃圾池,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每個季度考評一次。被評為優秀、良好、一般的鄉鎮,分別按照獎勵金額的100%、70%、50%確定獎勵金,被評為差的鄉鎮,要受到通報批評。一般來說,如果被評為優秀,每個鄉鎮每年大約能拿到一二十萬元獎勵。
將樂縣環保局副局長徐猷春說,目前,許多地方不重視農村垃圾治理,經費沒有保障,這是農村垃圾治理的主要難題之一。將樂縣財政每年拿出200多萬元,不是“撒胡椒粉”,而是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不僅讓農村垃圾治理經費有了來源,拿到手的“感覺”也不一樣。考核有壓力,讓基層真正行動起來。去年,該縣只有一個鄉鎮獲衛生差評。
“隨著農村衛生環境的改善,將樂縣去年6月被評為省級生態縣,去年10月通過國家生態縣預驗收。”徐猷春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11小袋鼠行動垃圾不落地 廈門海滄再添“沃土”
- 2015-01-04向車外亂扔垃圾之“病”要早治
- 2015-01-04寶龍廣場美食節垃圾遍地 保潔員一天掃出百余桶
- 2014-12-22織緞巷每天20多個垃圾桶進小巷 噪聲和臭味擾民
- 2014-12-22福州鼓樓一拆遷工地變垃圾場 廢舊家具"騎"上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