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國新辦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王威、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等介紹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情況。
文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基本實現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村有農家書屋。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3100多個,文化館3300多個,文化站4萬多個,博物館、紀念館3400多個,農家書屋60多萬個;公共文化機構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絡。關于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意見》提出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目的是明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政府保障范圍。鑒于我國地廣人多,各地差異明顯,國家指導標準以原則性要求為主。在國家指導標準的基礎上,各部門將根據職責制定具體標準。各地要從地方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和政府財政能力,制定適合本地區的特色標準,同時要以縣為單位進行實施。
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主要是過程和機會的均等。政府要承擔保障責任,為人民群眾創造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會,但不意味著每個人都享有完全一致的文化服務。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工作重點是找準短板、反彈琵琶,推動貧困地區和邊疆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跨越式發展,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均衡發展。
楊志今指出,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就是要推動有效的制度安排來補齊短板、兜好底線。補齊短板就是彌補基層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許多薄弱環節,比如西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一些困難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還很薄弱;兜好底線是指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是保基本,確保全體公民不論民族、收入和地位差異如何,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
田進指出,圍繞貫徹落實《意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二是大力加強對地方的指導。三是大力實施重點工程。四是大力強化內容和服務供給。五是大力扶持老少邊窮地區。(記者鄭海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9讓傳統文化補齊公共文化服務的“短板”
- 2014-10-13龍巖市公共文化服務遍布城鄉
- 2014-09-02《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有望年內出臺
- 2014-07-25劉奇葆出席“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專題協商會并講話
- 2014-07-17公共文化服務校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