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參加鄉村兒童閱讀公益活動而結緣的大學生,組成一支騎行小團隊,在廈漳泉騎行11天,為平和縣秀峰鄉坪洄溪兩邊的小學募捐圖書角——
從左到右:羅詩燦、黃燕珠、歐陽鳳、蘇培輝、姚偉斌
東南網3月11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
春節期間,泉州師范學院物理學大四在讀學生黃燕珠不斷接到老鄉的電話聯系捐款事宜。春節前,黃燕珠和泉州師院大三學生蘇培輝、集美大學大三學生姚偉斌、泉州師院大二學生歐陽鳳、東北師范大學大二學生羅詩燦,因為參加鄉村兒童閱讀公益活動而結緣。于是,他們組成了一支騎行隊,在廈漳泉騎行,為“閱愛母校,禮贊兩岸”的圖書角在騰訊網籌款活動做宣傳。
2月4日,他們從廈門出發,歷時11天騎行656公里,為黃燕珠的老家平和縣秀峰鄉坪洄村和坪東村的小學籌建8個班級圖書角。
“目前已經到賬近1.1萬多元籌款,還有不少在外工作的鄉親要求認捐,完成預計的1.3萬元目標沒有問題。”黃燕珠有點壓抑不住的小激動。
鄉村孩子們缺少閱讀資源
黃燕珠說,為家鄉小學籌建圖書角的計劃萌發于大學一年級,但對于故土的眷戀卻深植于童年。
“爸爸是坪洄村的,媽媽是坪東村,都在坪洄溪邊。”說起故鄉,黃燕珠的回憶美好而溫暖,“雖然大多數時間在縣城長大,但2歲開始我在故鄉的外婆外公家生活了近3年。”
在田埂上跌跌撞撞地追逐,直至摔在水田里,一身泥巴;坐著簸箕,沿著坪洄溪順流而下,再用簸箕捕魚蝦……這些無法磨滅的回憶不僅經常縈繞夢中,黃燕珠還把它們寫進小學的作文里。
2011年9月,黃燕珠考入泉州師院,并加入擔當者行動這一公益組織的志愿團隊,開始關注鄉村和城中村孩子的閱讀與教育。“從鄉村到城中村,孩子們熱愛圖書卻缺少閱讀資源一次次震撼著我。”2012年5月,擔當者行動泉州志愿社和大學百事通在泉州師院發起了公益圖書回收的活動。通過回收大四畢業生的舊書換取適合孩子們看的新書,助鄉村孩子圓閱讀夢。
“大一我就萌發了為故鄉學校建設‘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的念頭,當時經驗不足,只能深埋心中。”大三那年,在泉州師院俊秀圖書館的發起下,黃燕珠參與策劃實施了“閩南文化圖書漂流計劃”,將募集的書分為三部分:合適的書放在圖書館建設圖書漂流角,一些參考書打包低價回饋給同學們,剩下的一批書流入廢品收購站直接變現。活動所籌得的資金將直接用于泉州本地鄉村小學和打工子弟學校圖書角的建設。
不做我會留下遺憾
隨著公益經驗的豐富,黃燕珠有了實現夢想的沖動。“已經大四了,希望不會讓大學留下遺憾。”黃燕珠和擔當者行動漳州志愿社的小伙伴初步談了想法,“大家都很支持,蘇培輝他們也提出了騎行推廣閱讀的計劃,最后我們決定一起合作。”
蘇培輝騎行的初衷也來自閱讀:“現在很多大學生都迷戀手機、電腦,紙質閱讀匱乏。我們騎行就是希望大家走出校園,主動跟人交流。我們騎行中拿出了一半時間,在沿途村落與村民交流,拍攝照片,有計劃做成明信片等。”
騎行到坪洄,他們逗留了一天,走街串戶,和孩子們一起讀繪本故事,在坪洄小學的圖書室翻看著密密麻麻、清清楚楚的圖書借閱記錄,聽著校長說這里的孩子多么喜歡閱讀。
從2009年開始,由于生源減少,坪東小學和坪洄小學開始合作辦學。他們只能隔年招生,因此孩子的3-6年級在兩所學校輪流讀。目前,兩所學校共有8個班級。“每天課間,同學們都會排隊來借書,雖然只有不到200本書,但是孩子們喜歡看,他們都是自己管理。”這群大學生的造訪,讓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兩個古村落,變得有些不平靜。
在蘇培輝他們離開的那天,燕珠的外公一直不停囑咐:“三四十公里的山路彎多且急,上下坡不少,要注意安全。”蘇培輝說,在這里他們收獲了尊重和快樂,村民們都帶著善意看待他們,很感動。
活動計劃剛剛成型,就有人要求捐款。“周圍朋友的捐款就超過了3000元。”團隊成員歐陽剛剛結束了在臺灣中州科技大學的交流生學習,她在臺灣的老師、知名制片人韓允中知道這個計劃后,也決定捐款。
春節期間,很多坪東、坪洄在外打拼的鄉親回鄉知道這件事,也紛紛加入了捐款行列。
故鄉不再是遠遠的存在
“這一個月,我哭了好多次,但成長了很多。活動的開始,意義已經遠遠大于這1.3萬元錢。”黃燕珠的舉動拉近了和故鄉、村民的距離。
“前幾天,我還接到了一個姐姐的電話,她也成長在坪洄溪邊,想捐款。這個春節我和村民互動特別多,認識了很多哥哥姐姐,如果沒有這個活動,可能我們都屬于相見不相識陌生人。”原本近鄉情怯的黃燕珠現在非常開心,“以前故鄉于我而言,是一種只能遠遠看著的存在,有著一種屬于這又不屬于這的矛盾心態。現在我真切地觸摸到了它。”
春節里,黃燕珠給村里的孩子們講故事,和村里的孩子們一起探訪村里的老建筑,找尋藏在老建筑里的寶藏和秘密。在這些幾百年的老建筑中穿梭,給孩子們講建筑、講歷史。“當孩子們聽著看著,眼里閃著光,驚嘆老祖宗的智慧,一起發出‘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美麗的古村落,卻未曾發現它的美!’這樣的感嘆,我很有感觸。”她說。
“現在我想大聲說,我是坪洄人。雖然我不是在這里長大,但我的根在這里。”有了閱愛母校的項目,黃燕珠將自己與故鄉緊密相連,“我們老祖宗說過,只恐子孫不讀書。除了建設兩所學校的8個圖書角,我想把擔當者行動的教育體系帶回來,讓孩子們享受更優質的閱讀教育。”
“有根是一種幸福,為了這份幸福,我正在努力著。”黃燕珠在她的QQ空間留下了這句話:“鄉關何處,坪洄溪邊,閱愛母校猶如福建閩南悠揚婉轉的二弦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4女子突發腦溢血送醫搶救 小區居民6天募捐上萬元
- 2015-01-05三明市紅十字會開展愛心公益日暨為病危女孩募捐
- 2015-01-04傾盡所有為養女治病 三明老鄉送來5萬募捐款
- 2014-12-26東山縣杏陳鎮開展“淳善家風大家行”募捐濟困活動
- 2014-12-12父親砍樹出意外進ICU 同學自發募捐5天里捐7萬元